《圣惠》卷九十八:鹿茸丸
名称:
鹿茸丸
处方:
鹿茸1两(去毛,涂酥炙微黄),肉苁蓉1两(酒浸1宿,刮去皴皮,炙干),巴戟1两,菟丝子1两(酒浸3日,晒干,别捣为末),人参(去芦头)、白茯苓、五味子、萆薢(锉)、桂心、黄耆(锉)、续断、远志(去心)、木香、薯蓣、泽泻、熟干地黄、石斛(去根,锉)、覆盆子、蛇床子、天雄1两(炮裂,去皮脐),白蒺藜(微炒,去刺)半两,柏子仁半两,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牡丹半两,防风(去芦头)半两。
功能主治:
补暖下元,强筋骨,益精髓,壮腰膝,祛风利气,美颜色。主
《圣惠》卷九十八:鹿茸丸
名称:
鹿茸丸
处方:
鹿茸1两(去毛,涂酥炙微黄),牛膝2两(去苗),巴戟1两,龙骨1两,补骨脂2两(微炒),附子2两(炮裂,去皮脐),干漆1两(捣碎,炒令烟出),熟干地黄2两,桂心1两,肉苁蓉2两(酒浸1宿,刮去皴皮,炙干),菟丝子2两(酒浸3日,晒干,别捣为末),阳起石2两(酒煮半日,细研,水飞过)。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渐加至40丸,空心以温酒送下。
《普济方》卷一九二引《圣惠》:鹿茸丸
名称:
鹿茸丸
处方:
鹿茸(炙,去毛)1两,肉苁蓉(去皮,焙,浸)1两,干地黄(焙)1两,柏子仁(研)1两,菟丝子(酒浸1宿,焙)1两,黄耆(细锉,炙)半两,白茯苓(去皮)半两,桂(去皮)半两,防风(去芦)半两,车前子半两,五味子半两。
功能主治:
水气已愈,体瘦。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空心米饮送下。可加至40丸。
《圣惠》卷七:鹿茸丸
名称:
鹿茸丸
处方:
鹿茸1两(去毛,涂酥炙微黄),肉苁蓉1两(酒浸,去皱皮,微炙),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桑螵蛸半两(微炙),石斛1两(去根,锉),茴香子1两,钟乳粉1两(研入),白龙骨1两,沉香1两,菟丝子1两半(酒浸3宿,乱捣如泥,焙干),磁石1两半(烧,醋淬7遍,捣碎细研),木香1两。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渐加至40丸,空心及晚食前以温酒送下。
《圣惠》卷三十:鹿茸丸
名称:
鹿茸丸
处方:
鹿茸1两半(去毛,涂酥炙微黄),菟丝子2两(酒浸3日,晒干,别捣为末),牛膝1两半(去苗),石斛1两半(去根,锉),五味子1两,巴戟1两,肉苁蓉1两半(酒浸1宿,刮去皴皮,炙干),覆盆子1两,萆薢1两(锉),白茯苓1两,防风3分(去芦头),黄耆1两(锉),麦门冬1两半(去心,焙),钟乳粉2两,桂心1两,熟干地黄2两,人参1两(去芦头),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食前以暖酒送下。
《圣济总录》卷一八五:鹿茸丸
名称:
鹿茸丸
别名:
补益鹿茸丸
《普济方》卷三十八引《如宜方》:鹿茸丸
名称:
鹿茸丸
《三因》卷十:鹿茸丸
名称:
鹿茸丸
处方:
鹿茸(去毛,切,炙)3分,麦门冬(去心)2两,熟地黄3分,黄耆3分,鸡膍胵(麸炒)3分,苁蓉(酒浸)3分,山茱萸3分,破故纸(炒)3分,牛膝(酒浸)3分,五味子3分,茯苓半两,玄参半两,地骨皮半两,人参3分。
用法用量:
每服30-50丸,米汤送下。
《圣惠》卷五十三:鹿茸丸
名称:
鹿茸丸
处方:
鹿茸2两(去毛,涂酥炙令黄),肉苁蓉1两(酒浸1宿,去皴皮,炙干),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黄耆1两半(锉),石斛1两半(去根,锉),五味子1两,菟丝子1两半(酒浸3日,晒干,别捣为末),白龙骨1两,桑螵蛸1两(微炒),白蒺藜1两(微炒,去刺)。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空心及晚食前以清粥饮送下。
《圣惠》卷三十:鹿茸丸
名称:
鹿茸丸
处方:
鹿茸3两(去毛,涂酥炙微黄),桂心1两,石斛1两(去根,锉),蛇床子1两,补骨脂1两(微炒),牛膝1两半(去苗),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山茱萸1两,远志3分(去心),萆薢1两(锉),肉苁蓉1两(酒浸1宿,刮去皴皮,炙干),杜仲1两半(去粗皮,炙微黄,锉),熟干地黄1两。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食前以温酒送下。
《圣济总录》卷一八七:鹿茸丸
名称:
鹿茸丸
别名:
石斛丸
《圣济总录》卷五十一:鹿茸丸
名称:
鹿茸丸
处方:
鹿茸1对(酒浸,去毛,炙),肉苁蓉(酒浸1宿,去皴皮,焙)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牛膝(酒浸1宿,焙)1两,天雄(炮裂,去皮脐)1两,五味子1两,巴戟天1两,葫芦巴1两,山芋1两,菟丝子(酒浸,别捣)1两,熟干地黄(焙)1两,桂(去皮)1两,桑螵蛸(炙)1两,楮实1两,木香1两,肉豆蔻(去壳)1两,红豆1两,蜀椒(去目并闭口者,炒出汗)1两,没药1两,沉香1两,人参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羌活(去芦头)1两,白蒺藜(炒,去角)1两。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温酒送下,空心、午前、临卧各1服。
《医方类聚》卷七十八引《神巧万全方》:鹿茸丸
名称:
鹿茸丸
处方:
鹿茸1两半(去毛,涂酥炙黄),覆盆子1两,菟丝子1两,穿心巴戟1两,山药1两,肉苁蓉(酒浸1宿,去皴皮,炙)1两,大附子(炮)1两,磁石1两半(火烧,醋淬,细研,水飞),防风3分,芎?3分,五味子3分,菖蒲3分。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空心温酒送下,晚食前再服。
《圣济总录》卷四十一:鹿茸丸
名称:
鹿茸丸
处方:
鹿茸(去毛,酒浸,焙)、肉苁蓉(去皴皮,酒浸,焙)、巴戟天(去心)、白茯苓(去黑皮)、附子(炮裂,去皮脐)、远志(去心)、桂(去粗皮)、干姜(炮)、地骨皮(去土)、黄耆(细锉)、熟干地黄(焙)、牛膝(去苗,酒浸1宿,焙)、柏子仁(微炒)、覆盆子、防风(去叉)、磁石(醋淬6-7次,研细)各等分。
功能主治:
肝元气虚。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空心食前以盐汤送下。
《圣济总录》卷一五三:鹿茸丸
名称:
鹿茸丸
处方:
鹿茸(去毛,酥炙)3分,白薇(去苗)3分,覆盆子3分,细辛(去苗叶)3分,庵(艹闾)子3分,熟干地黄(焙)3分,山芋3分,蛇床子(炒)3分,白茯苓(去黑皮)3分,干姜(炮)半两,远志(去心)半两,当归(切,焙)半两,芎?半两,桂(去粗皮)半两,续断半两,牡丹皮半两,人参半两,卷柏半两,龙骨半两,蒲黄半两。
功能主治:
妇人血伤带下,渐成劳疾。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空腹温酒送下;米饮亦得。
《圣济总录》卷九十二:鹿茸丸
名称:
鹿茸丸
处方:
鹿茸(去毛,酥炙黄)2两,磁石(烧,醋淬7遍,研,水飞)2两,山芋1两,远志(去心)1两,牛膝(去苗,酒浸,切,焙)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熟干地黄(焙)1两,桂(去粗皮)1两,巴戟天(去心)1两,续断1两,肉苁蓉(酒浸1宿,去皴皮,炙)1两,泽泻1两,五味子1两,人参1两,山茱萸1两,菟丝子(酒浸3日,焙,别研)1两,补骨脂(炒)1两,杜仲(去粗皮,炙黄,锉)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空心温酒送下。
《袖珍》卷二引《澹疗方》:鹿茸丸
名称:
鹿茸丸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昆明方):鹿茸丸
名称:
鹿茸丸
处方:
洋参1两,鹿茸1两,熟地2两,大云1两5钱,当归2两,黄耆2两,枣仁8钱,淮药1两,于术3两,枸杞3两,巴戟2两,菟丝1两5钱,枣皮8钱,天雄2两,杜仲2两,茯苓1两,远志8钱,淮膝5钱,五味1两,菖蒲5钱,车前4钱,大枣1两,川姜6钱,泽泻4钱,朱砂2两,甘草1两。
用法用量:
每服1丸,幼童减半,早、晚用开水各服1次。
注意事项:
感冒及一切热症忌服;忌酸冷食物。
《济生》卷一:鹿茸丸
名称:
鹿茸丸
别名:
生料鹿茸丸
处方:
川牛膝(去芦,酒浸)2两,鹿茸(去毛,酒蒸)2两,五味子2两,石斛(去根)1两,菟丝子(淘净,酒浸)1两,棘刺1两,杜仲(去皮,锉,炒)1两,川巴戟(去心)1两,山药(锉,炒)1两,阳起石(煅)1两,附子(炮,去皮脐)1两,沉香(别研)半两,川楝子(取肉,炒)1两,磁石(煅)1两,官桂(不见火)1两,泽泻1两。
用法用量:
生料鹿茸丸(《准绳·类方》卷二)。
《魏氏家藏方》卷十:鹿茸丸
名称:
鹿茸丸
《圣惠》卷三十:鹿茸丸
名称:
鹿茸丸
《圣惠》卷二十六:鹿茸丸
名称:
鹿茸丸
处方:
鹿茸4两(去毛,涂酥炙令黄),朱砂2两(细研,水飞过),野鸡胫骨2两,天门冬2两(去心,焙),菟丝子2两(酒浸1宿,晒干,别捣为末),车前子1两,雀脑30枚(酥煎令黄),熟干地黄3两,肉苁蓉3两(酒浸1宿,刮去皴皮,炙令干)。
用法用量:
每次30丸,空心及晚食前以温酒送服。
《普济方》卷三十引《博济》:鹿茸丸
名称:
鹿茸丸
《鸡峰》卷七:鹿茸丸
名称:
鹿茸丸
处方:
鹿茸1两,麋茸2两,熟干地黄2两,牛膝1两,人参1两,白茯苓1两,桂心1两,五味子1两,巴戟1两,菟丝子1两,附子1两,肉苁蓉1两,山茱萸1两,薯蓣1两,车前子1两,远志1两,蛇床子1两,汉椒半两。
功能主治:
虚劳不足,肾脏伤惫。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空心及晚食前温酒送下。
《圣惠》卷十四:鹿茸丸
名称:
鹿茸丸
《医方类聚》卷二十引《神巧万全方》:鹿茸丸
名称:
鹿茸丸
处方:
鹿茸(酥炙黄,去毛)2两,石斛(去苗)2两,萆薢2两,槟榔2两,附子(炮)2两,天麻1两,巴戟(去心)1两,熟干地黄1两,仙灵脾1两,山茱萸1两,酸枣仁(微炒)1两,蛇床子1两,杜仲1两,五加皮1两,肉桂1两,独活1两,防风1两,茯神1两,牛膝1两半,菟丝子3两(酒浸3日,晒干)。
功能主治:
瘫痪。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食前以温酒送下。
《圣惠》卷九十八:鹿茸丸
名称:
鹿茸丸
处方:
鹿茸2两(去毛,涂酥炙微黄),磁石2两(烧,醋淬7遍,细研,用水飞过),白茯苓1两,熟干地黄1两,肉苁蓉(酒浸1宿,刮去皴皮,炙干)1两,菟丝子(酒浸3日,晒干,别捣为末)1两,人参(去芦头)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薯蓣1两,远志(去心)1两,桂心1两,牛膝(去苗)1两,杜仲(去粗皮,炙微黄,锉)1两,巴戟1两,续断1两,五味子1两,山茱萸1两,泽泻1两,补骨脂1两,蛇床子1两。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空心以温酒送下。
《圣济总录》卷五十九:鹿茸丸
名称:
鹿茸丸
处方:
鹿茸(去毛,酥炙)1两,黄耆(细锉)1两,人参1两,土瓜根1两,山茱萸1两,杜仲(去粗皮,切,炒)1两,桑螵蛸(炙)1两,栝楼根1两1分,菟丝子(酒浸1宿,别捣)1两1分,肉苁蓉(酒浸1宿,去皴皮)1两1分,鸡膍胵10枚(炙干)。
功能主治:
虚渴,烦躁不利。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酒送下,温水亦得,不拘时候。
《圣惠》卷五十三:鹿茸丸
名称:
鹿茸丸
处方:
鹿茸2两(去毛,涂酥炙微黄),人参3分(去芦头),泽泻5分,赤石腊3分,石斛3分(去根,锉),熟干地黄2两,麦门冬1两半(去心,焙),白茯苓2分,萆薢3分(锉),白芍药3分,甘草1分(炙微赤,锉),黄耆3分(锉),桑螵蛸半两(微炒),子芩半两,龙骨3分,桂心半两,牡蛎1两(烧为粉)。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空心及晚食前以清粥饮送下。
《圣济总录》卷九十:鹿茸丸
名称:
鹿茸丸
《圣惠》卷三十:鹿茸丸
名称:
鹿茸丸
处方:
鹿茸2两(去毛,涂酥炙微黄),补骨脂1两(微炒),牛膝1两(去苗),杜仲1两(去粗皮,炙微黄,锉),菟丝子1两半(酒浸3日,晒干,别捣为末),桂心3分,牡蛎粉3分,薯蓣1两,黄耆1两(锉,微炒),桑螵蛸1两(微炒),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泽泻3分,防风3分(去芦头),干姜3分(炮裂,锉),熟干地黄1两,远志3分(去心),肉苁蓉1两半(酒浸1日,刮去皴皮,炙干),龙骨3分。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食前以温酒送下。
《圣惠》卷三十:鹿茸丸
名称:
鹿茸丸
处方:
鹿茸3分(去毛,涂酥炙微黄),韭子1两(微炒),柏子仁1两,泽泻半两,菟丝子1两(酒浸3日,晒干,别捣为末),茯神半两,石斛半两(去根,锉),天门冬2两半(去心,焙),黄耆1两(锉),巴戟1两,龙骨3分,石龙芮半两,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露蜂窠3分(微炒),麝香半两(细研入)。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空心及晚食前以温酒送下。
《博济》卷一:鹿茸丸
名称:
鹿茸丸
处方:
附子1两(炮,去皮脐),鹿茸2两(去毛,涂酥炙微黄),苁蓉1两(酒浸1宿,去皮,炙干),巴戟1两(去心),防风3分(去芦),当归1两,羌活3分,桂心3分(去皮),萆薢3分(锉),酸枣仁3分(微炒),牛膝1两(去苗),木香3分,白蒺藜3分(去刺,微炒),石斛1两(去根,锉),补骨脂1两(微炒),白茯苓1两(去皮),桃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空心及晚食前以温酒送下。
《圣惠》卷七:鹿茸丸
名称:
鹿茸丸
处方:
鹿茸2两(去毛,涂酥炙令微黄),莨菪子1两(水淘去浮者,水煮令芽出,候干,炒黄黑色),磁石1两(烧赤,醋淬10遍,细研,水飞过),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天雄1两(炮裂,去皮脐),硫黄1两(细研,水飞过),蛇床仁1两,韭子1两(微炒),桂心1两,硇砂1两(细研),龙骨1两,熟干地黄1两。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空心及晚食前以温酒送下。
《圣惠》卷七十三:鹿茸丸
名称:
鹿茸丸
别名:
鹿角胶丸
处方:
鹿茸1两半(去毛,涂酥炙令黄),桑耳1两半(微炒黄),鹿角胶1两半(捣碎,炒令黄燥),干姜1两半(炮裂,锉),牛角(角思)1两半(炙令黄),赤石脂1两,艾叶半两(微炒),白龙骨1两,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
功能主治:
妇人赤白带下不止。
《圣惠》卷七:鹿茸丸
名称:
鹿茸丸
处方:
鹿茸1两(去毛,涂酥炙微黄),磁石2两(烧,醋淬7遍,捣碎细研,水飞过),天雄1两半(炮裂,去皮脐),肉苁蓉1两(酒浸1宿,刮去皴皮,炙令干),桂心1两半,巴戟1两,五味子1两,石斛1两(去根,锉),菖蒲1两。
功能主治:
肾脏风虚,耳内恒鸣,腰脚疼痛。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食前以温酒送下。
《圣惠》卷七十二:鹿茸丸
名称:
鹿茸丸
处方:
鹿茸1两(去毛,涂酥炙微黄),椒红1两(微炒),桂心1两,牡蛎1两(烧为粉),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桑螵蛸3分(微炒),补骨脂1两,沉香1两,石斛1两(去根,锉),肉苁蓉1两(酒洗,去皴皮,微炙),鸡膍胵1两(微炙)。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食前以温酒送下。
方出《千金》卷四,名见《普济方》卷三三○:鹿茸丸
名称:
鹿茸丸
处方:
白马蹄5两,蒲黄4两,鹿茸4两,禹余粮4两,白马鬐毛4两,小蓟根4两,白芷4两,续断4两,人参3两,干地黄3两,柏子仁3两,乌贼骨3两,黄耆3两,茯苓3两,当归3两,艾叶2两,苁蓉2两,伏龙肝2两。
功能主治:
妇人血伤不止,兼赤白带下不绝,面黄体瘦,渐成劳疾。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加至40丸,空心饮送服,1日2次。
《圣惠》卷二十六:鹿茸丸
名称:
鹿茸丸
处方:
鹿茸2两(去毛,涂酥炙微黄),腽肭脐1两(酒洗,微炙),巴戟1两,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肉苁蓉1两(酒浸1宿,刮去皴皮,炙干),汉椒半两(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去汗),石斛1两(去根,锉),泽泻1两,远志1两(去皮),山茱萸1两,续断1两,天麻1两,五味子1两,酸枣仁1两(微炒),茴香子1两(微炒),柏子仁1两,桂心3分,白茯苓3分,蛇床子3分,菟丝子1两(酒浸1宿,晒干,别捣罗为末),杜仲3分(去粗皮,炙微黄,锉),枳壳3分(麸炒微黄,去瓤),芎?半两,当归半两,萆薢半两(锉),牛膝1两半(去苗)。
用法用量:
每服40丸,空腹及晚食前以温酒送下。
《圣惠》卷五十三:鹿茸丸
名称:
鹿茸丸
《医碥》卷六:鹿茸丸
名称:
鹿茸丸
处方:
川牛膝(去芦,酒浸)2两,鹿茸(去毛,酒蒸)2两,五味子2两,石斛(去根)1两,菟丝子(淘净,酒蒸)1两,附子(炮,去皮尖)1两,川楝子(取肉,炒)1两,沉香半两(另研),磁石(煨)1两,官桂(不见火)1两,泽泻1两。
功能主治:
失血。
用法用量:
每服70丸,空心温酒送下。
《圣济总录》卷一四一:鹿茸丸
名称:
鹿茸丸
处方:
鹿茸(酒浸,炙令黄)1两1分,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1分,龙骨(碎,研)1两1分,黄耆(炙,锉)1两1分,桔梗(锉,炒)1两1分,生干地黄1两1分,牛膝(去苗,酒浸,焙)1两1分,芍药1两1分,人参1两1分,白茯苓(去黑皮)1两1分,枳壳(去瓤,麸炒)1两半,当归(切,焙)1两半,猬皮(炙焦)1两半,芎?1两半,槐子(微炒)1两半,白矾(熬令汁尽)1两半,黄连(去须)1两半,桂(去粗皮)3分,蒲黄(炒)1两。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空心煎柏叶汤送下,日晚再服。
《圣济总录》卷五十一:鹿茸丸
名称:
鹿茸丸
《圣济总录》卷五十二:鹿茸丸
名称:
鹿茸丸
处方:
鹿茸(酒浸1宿,涂酥炙)1两,石斛(去根)1两,桂(去粗皮)1两,附子(炮裂,去皮肤)1两,牛膝(酒浸,切,焙)1两,肉苁蓉(酒浸1宿,切,焙)1两,熟干地黄(焙)1两,萆薢(炒)1两,人参1两,五味子(炒)1两,蛇床子(炒)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覆盆子(去茎)1两,黄耆(锉)1两,木香1两,车前子1两,天门冬(去心,焙)1两,山芋1两。
用法用量:
每服15丸,渐加至30丸,空心温酒送下。
《圣济总录》卷一八七:鹿茸丸
名称:
鹿茸丸
处方:
鹿茸(去毛,酥炙)1对,木香半两,葫芦巴1两,石斛(去根)半两,茴香子(炒)3分,巴戟天(去心)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牛膝(酒浸,切,焙)1两,槟榔3分(锉),熟干地黄1两,破故纸1两(酒浸,炒),肉苁蓉1两(酒浸,焙),官桂半两,菟丝子1两(酒浸1日),蛇床子半两(酒浸),苦楝子1两,薯蓣半两,干姜半两。
功能主治:
补诸不足。主劳伤。
《圣济总录》卷一八五:鹿茸丸
名称:
鹿茸丸
《圣济总录》卷五十一:鹿茸丸
名称:
鹿茸丸
别名:
内补鹿茸丸
处方:
鹿茸(去毛,酥炙)3两,菟丝子(酒浸,别捣)1两,紫菀(去苗土)1两,蛇床子1两,黄耆(蜜炙,锉)1两,桂(去皮)1两,白蒺藜(炒,去角)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肉苁蓉(酒浸,去皴皮,切,焙)1两,阳起石(研)1两,桑螵蛸(烧灰存性)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
功能主治:
男子肾脏虚惫,遗泄不时,黑瘦。
用法用量:
内补鹿茸丸(原书卷九十二)。
《重订严氏济生方》:鹿茸丸
名称:
鹿茸丸
《袖珍方》卷二引《澹寮方》:鹿茸丸
名称:
鹿茸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