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系病证辨治勾要 通补兼施畅心脉
心主血,血行脉中,如环无端,周而复始,供养
脏腑肢体。气血运行通畅,
脏腑功能正常,则动静有度,强弱适中,节律正常,是谓
平人。动是主导的,静是对应的,动则血行诸经,静则血涩为瘀,脉道不畅。动而太过,则血不循经,动而不及,则血失所主。其间证有
寒热虚实之异,治有温
清补泻各种通法,实者祛外邪,清
热毒、泻痰火、化水饮、消痰瘀、祛
阴寒;虚者辨气血
阴阳之异而补之使通。血肉之心当以通为主,
神明之心当以养为要,鉴于
心病虚中有实,因虚致实者多,故应以通补兼施为原则。以通为补,以通为用,才能适应心的生理特性,纯补反而
滞气恋邪。 外邪
内损须识清 历来认为“心为
君主之官,义不受邪,受邪则死”,并有心
包络代心受邪之说。意为心受邪则病多危重,临证当辨外邪犯心与
内损伤心两端。 外
邪所致者,如
时行感冒后之病毒性心肌炎,
白喉继发之
中毒性心肌炎,
风湿性
关节炎
脉痹内传于心之“
心痹”,
胸痹心痛因寒伤心脉诱发之心绞痛等。邪毒、
客热、
时疫、大寒犯心而致
心气不用,
心血不畅,甚至积渐加重,体用俱伤,当扶正以祛邪。
内损伤心尤为复杂多端,有与生俱来的
先天性心脏病,如冠心、风心、肺心、心律失常及
郁证、
健忘、
痴呆、
百合病等,当
益气补血养心以扶正。同时还当注意外邪与
内损的互为因果
并病,兼顾合治。 治血毋忘先治气 心之所养者血,血之原动力为气,
气为血帅,气行血行,
血为气母,气附于血,
气滞则血瘀,
气虚则血涩,故治血必先
理气,
气滞者
行气以活血,
气虚者
补气以生血,只知活
血通脉,不知活血必先治气是
下工也。特别对血瘀
痰浊之
胸痹心痛,心胃、胆心同病之绞痛,投以辛香
理气之
苏合香丸每见速效,若
气虚者
补气养血,参以
行气活血通补兼施,相得益彰。
昏迷、
晕厥多因
热痰浊瘀,心脑受邪,应用
凉开、
温开两大治法,清
热化痰通瘀开闭,
神机方得复苏。 因虚致实先缓急 气血
阴阳之虚是
心病主要的病理基础。但慢病久延,又可因虚致实,出现悸痛、喘肿及厥脱等危象,针对主症特点,治予定悸宁心,化瘀止痛,平喘祛饮,通阳散寒,抗厥固脱。病势平缓后,再予
益气温阳,
滋阴养血,扶正补虚,佐以祛邪治标,以防反复。此外,由于这类病者,体质虚弱,卫外不固,极易
感冒,当注意防治,以免继发他病。 测脉知病特异性 一般而言,脉诊主要是为辨证提供依据的
诊法之一,虽与少数
疾病有关,但若误认为仅以辨病为目的而摒弃之,则失之远矣。同时应该理解由于
心主血脉,脉为
血之府,故脉诊具有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双重意义,是中医诊断
心血管病的特色。可以列为现代科研课题继续探讨之,兹举其要者于下: (1)凡脉数而弦滑有力为痰火内盛。 (2)脉细数无神为
阴血不足,兼有
虚火。 (3)促为热盛、兼
气滞血瘀。 (4)凡脉缓而虚大无力为元
气不足。 (5)沉迟为
阳虚内寒。 (6)细弱而缓为气血俱虚。 (7)结为气
血虚甚。 (8)代为
脏气衰微。 (9)凡久病体虚而
脉象弦滑搏指者为逆。 (10)病情重笃而
脉象散乱模糊者危。 其他如特殊罕见之七大
怪脉:釜沸、
虾游、鱼翔、
雀啄、
弹石、解索、屋漏,古称死脉,均与
心血管病心律失常相关,当凭脉辨证,
脉证合参,予以救治。
脏腑相关治整体
脏腑功能活动既是整体的协调统一,又是各司其职的个体,“
五脏相通,移皆有次”,互为资生制约,病则互为因果,
母病及子,
子病及母,而主次有别。为指引应用整体观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扩大了视野。兹举其要者述之。 心脑相通昌
神机 心为
五脏六腑之大主,
十二官之首,主明则下安,不仅发挥主
血脉的重要作用,还有主
神明的特殊功能,两者共同调节
脏腑之间的整体动态平衡。血是心的物质基础,心之所养者血,赖
心气动力以泵出。上供于脑,内养
脏腑,
外荣四肢
百骸。脑得血则神昌,
精神意识正常。
脏腑肢体得血则各司其职,动作自如。故前贤论心有血肉之心和
神明之心两端(见于《
医学入门》)。据此可以认为心脑相通功同一体。邪犯心包,神识昏蒙,
清心即可醒脑,
安神亦可宁心。既知“脑主思”,“头为
精明之府”,也强
调心主
神明, “为
十二官之主”,具有双重功能,中西医理论体系不同,合参可以互补,显示各自特点,可以求同存异,应用于临床,未尽之识,留作未来科学研讨之话题。 心肺同病
化痰瘀 有形的痰瘀,在肺心同病过程中,是重要的病理基础,多为久病肺虚,
咳喘、
肺痨等,反复迁延,常受外邪诱发,积渐加重,导致肺不
主气,宣降功能失常,气不布津而成痰,
肺气不能佐心治理调节
心血的运行而致瘀,“痰夹
瘀血碍气而病”,水饮内生。多因杂合相加,病及脾肾,证类多端,治当辨
外感内伤之主次,
寒热之不同,肺实肺虚之差异,针对
咳喘、悸肿及
咯血等主症杂合以治,方能顾及
肺病及心、脾肾两伤、
肝郁血瘀等变局。 心脾同病养气血
心主血,
脾统血,
相生相用。若两者功能失调,脾不能统血生血,心不能主血行血,
心火不能温暖
脾土,化水谷
精微为气血
津液,血不养心,
气虚不为神用,则
心脾两虚,气血交亏,气不行血,血不载气,而致脾心同病。脾与胃互为
表里,升降有序,故常与心胃同病并见,但一虚一实,可分而又难分,当联系互参。
宗气是脾胃运化水谷
精微,资生气血,与
吸入的天气相并,积于
胸中,贯心肺而司呼吸,故
宗气不足亦与本证有关。 临证针对
脾气亏虚、
心血不足的证候特点,治当
益气养血,夹湿夹痰夹寒者兼顾之。 心胃同病
宽胸痹 胸痹心痛短气《金匮》早有专篇论述。胃在心下,位当痛处,故一般常与心
胃气痛混称。从临床看,病涉
痰饮、
胃脘痛、
心悸、
真心痛,涵盖西医学说之冠心、慢支、肺心、慢性胃炎,与心肺胃三者均有相关,难用一病加以对应,其
病机特点总属胸阳不振,
阴寒凝聚,
痰浊痹阻,
气滞血瘀所致。与《
内经》所说之“
真心痛,手足青至节,
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病性相同,但有
轻重之别。 临证当辨
阴寒、
痰浊、
瘀血的偏盛,如遇寒突发,
胸痛急剧,
舌苔白滑者为寒盛;心胸闷塞而痛,
舌苔浊腻者偏于
痰浊;
胸中板痛如刺,
舌质瘀紫者偏于血瘀。三者每多错杂互见,而主次有别。同时还要审查原始病因,了解病位何在,如
胸膺闷痛,伴有
咳嗽、
气喘、咯痰粘腻者,病在
肺系为多;疼痛偏于
胸骨左缘,或心前区有紧缩压榨感,呈阵发性,痛势较剧,或放射至肩背,伴有心慌、气短者,病以
心血管为多;胸脘部满闷胀痛,
噫气,泛吐清涎者,多属胃部
疾病。治以通阳泄浊,活血
化痰为大法,结合相关检查,辨病救治。 心肝(胆)同病清
郁火(胆心同病缓绞痛) 《
素问·
玉机真藏论》曰:“肝
受气于心”,《
厥气篇》“
肝心痛……与背相控”。《
灵枢·
厥病》言“
厥心痛,色苍苍如死状,终日不得
太息,
肝心痛也”。指出
厥心痛与
肝心痛两者实为一病,均以痛甚为特点。 病因多为长期忧思恼怒,肝
胆气机郁结,疏泄失司,久则
气滞络瘀,
气郁化火,
伤阴耗气,由实转虚,临床多见卒然心胸剧痛,痛在心前区或
胸骨后,放射至肩背手臂等处,有闷痛、刺痛、
灼痛、抽痛等不同感觉,持续时间约3~30分钟。发
病机理以气火冲心,心
肝火旺为主,治以
清心泻肝、
理气和络。若有阴伤、痰火、
瘀血兼顾之。 肝胆相连,形如一体,但乙木主升,甲木主降,升降协调,
脏气自和,若
胆经湿热瘀结,和降失司,疏泄不利,痛而厥者是为“胆
心痛”。现今称之为“胆心综合征”,其证危重多死,故《
素问·
平人气象论》曰:“
少阳脉至,乍数乍疏,乍短乍长,曰死。”治当利胆宁心,
理气缓急。 心肾同病调
水火 肾为
水火之脏,
阴阳互根,
水火既济,内藏
精气,
君火根于
命门之火,下降于肾,
肾水上承于心。肾无
实证,
阳虚、
阴虚各有泾渭,但又可并见。
阳虚之变为寒证,
阴虚之变为
热证,证见
肾虚水泛,肾亏
火旺之变局。且又有
阳损及阴,
阴损及阳,
阴阳俱损,本虚标实之转化。 若年老体衰,劳欲过度,惊
恐伤肾,
精血亏耗,以致心肾失养,
血脉涩滞,则心胸隐痛、闷痛、刺痛,可见
浮肿,喘悸
不得卧。当辨其
阴阳,补而通之。辅以化瘀利水,缓其所苦,方选右归、左归、
肾气、生脉、真武等化裁,慎防脱变。 常用治心十法 辨证应分
虚实。虚者分别采用
补气、养血、
滋阴、
温阳等法;
实证治以清火、
化痰、祛饮、化瘀等法,
热入心包者予以
清心开窍。
虚实夹杂、
标本同病者,兼顾调治。同时,俱可根据心神不安的特点,适当加入镇心宁神之品。
益气养血法 用于“
心气不足”,血不养心,心慌、气短、
怔忡、失眠、多梦、胸部憋闷、
自汗,面色晄白,
舌质淡,脉细弱等症,病在心脾。适用于一般功能性或器质性心脏病。方选
养心汤,
归脾汤加减。
补气药如
黄芪、
党参、
人参、
炙甘草、
白术、
茯苓、
莲子等。
补血用
当归、
丹参、
熟地、
龙眼肉、
鸡血藤等。视气血亏虚主次配伍。气血运行不畅,胸闷
心痛,
舌质有紫瘀者,酌加
川芎、
红花,活
血通脉。动则微喘,心
肾气虚者,加
紫石英、
五味子,兼纳
肾气。
温补心阳法 用于“
心阳衰弱”,甚则“
心阳欲脱”之危重证候。除有
心气不足证候外,具有
形寒、怕冷,面足轻度
浮肿,
舌质淡紫而润。若见大汗淋漓,四肢厥冷,唇甲
舌质紫
绀,
喘息,甚则神智不清,脉微细欲绝为
心阳欲脱的危候,多见于器质性心脏病伴有心功能不全、周围循环衰竭。方选
参附汤、
四逆汤加减。药如
附子、
肉桂、
干姜、
党参、
黄芪、
炙甘草。若见
心阳欲脱时,急用大剂量
人参、
附子(各15克)
回阳救逆,并配伍
龙骨、
牡蛎、
萸肉固脱。兼有
舌红、
烦躁,阴伤现象,酌配
麦冬、
五味子救阴扶阳。 滋养
心阴法 用于“
心阴不足”,
阴虚火旺,
心悸虚烦,失眠,
面赤升火,
颧红,
口干,
盗汗,
舌质红,脉细数。多见于心脏神经官能症、高血压心脏病等。方选
补心丹加减。药如
生地、
玄参、
天冬、
麦冬、
玉竹等滋养
心阴。
火旺配
黄连、
山栀,
清心泻火;兼有
肾阴虚者加
首乌、
杞子、
龟板、
鳖甲之类。 活
血通瘀法 用于“
心血瘀阻”、心脉不通之
心悸、
怔忡、胸闷痛放射肩背、
心痛,面紫、唇
绀,舌有
紫斑、紫点者,可见于
风湿性心脏病,冠状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之心绞痛、心肌梗塞以及充血性心力衰竭。方选
血府逐瘀汤加减,药如
当归、
赤芍、
川芎、
红花、
桃仁、
郁金、
鬼箭羽、
丹参、
乳香。同时配
枳壳、
沉香、
檀香、
香附等
行气以活血,夹有
痰浊者,配合通阳泄浊法。
清心泻火法 用于“
心火炽盛”,上扰心神。
心悸、
烦躁、失眠,口舌糜烂,
舌红绛、苔黄,脉滑数等症。可见于心律失常、心脏神经官能症、舌炎等。方选
朱砂安神丸、
导赤散加减。药如
黄连、
山栀、
莲子芯、
竹叶芯、
木通。
心悸甚加
珍珠母、
龙齿镇心
安神。
火郁伤阴,配伍滋养
心阴法;火盛灼津成痰,
痰火扰心当配以
化痰宁心之品。 豁痰
开窍法 用于“痰蒙
心窍”,神呆,乱言,昏厥,神智不清。多见于神经官能症、
精神分裂症、
癫痫、脑血管意外等。方选
温胆汤加减,如
竹沥半夏、陈
胆星、
茯苓、
陈皮、
天竺黄、
远志、
菖蒲、矾
郁金等。若痰热内盛,
便秘,加
礞石、
大黄,下其痰火。若
痰迷窍闭,加服
苏合香丸化痰开闭。 通阳泄浊法 用于“
痰浊痹阻”,胸阳失旷之
胸痹、
心痛、当胸闷痛、苔浊腻者。如冠状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方选
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味。药如
瓜蒌、
薤白、制
半夏、
石菖蒲、
远志、广
郁金。兼有
气滞,加
川朴、炒
枳壳、
沉香。兼有血瘀配
桃仁、
红花、
川芎、
丹参。
寒邪内盛加
细辛、
附子、
桂枝。 化饮(利水)宁心法 用于“水饮
凌心”,
心阳不振,而致
心悸怔忡、水饮泛溢
肌肤,形成
水肿。可见于心功能不全、肺源性心脏病、充血性心力衰竭等。方选苓
桂术甘汤。药如
川桂枝、
茯苓、
白术、
甘草、
半夏、
干姜等。
水肿尿少者,配
温阳益气利
水药,如
附子、
黄芪、
党参、
防己、
泽泻、
川椒目。水饮去后当用
温补心阳,
健脾益肾,活
血通脉从本调治。
清心开窍法 用于多种
温热病“邪入心包”阶段之神识
昏迷,多属急性
热病, 急性化脓性
疾病、
败血症等有严重
中毒症状者。方用
万氏牛黄清心丸或
安宫牛黄丸等
清心开窍,并用
清营汤清热
凉血解毒。药如
黄连、
山栀、
连翘芯、
玄参、
丹参、莲芯、
大青叶等。 镇心宁神法 用于“心神不宁”,
惊悸、贫血、失眠等症,可见于多种心脏病、心律不齐、神经官能症等。方用
桂甘龙牡汤,药用
酸枣仁、
柏子仁、
远志等养心宁神;
磁石、
龙齿、
牡蛎、
珍珠母、
紫石英镇心,或另取
琥珀研成粉剂
调服。同时还当根据证候的
虚实和具体情况,参用以上各法。 病案举例
肺胀(肺
心病急性发作伴Ⅱ度心衰) 张某,男,66岁,退休工人。 病史:反复
咳嗽、咯痰、
气喘30余年,加重1月。曾在上海某医院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肺
心病”,
经中西医多种
药物治疗仍难阻止病情发展。本次因天寒受凉
感冒而诱发
咳嗽、
气喘、胸闷加重,入住当地医院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合并感染,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衰Ⅱ度呼吸衰竭Ⅱ型”,给予抗感染、吸氧、强心、利尿等对症处理,呼吸衰竭得以改善,但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衰Ⅱ度的治疗效果不甚满意,来门诊转求中医治疗。 初诊:
喘咳不能平卧,痰多不能咯出,胸闷气憋,呼吸困难,
精神萎顿,语声低微,怕冷,
无汗,
大便偏干,尿少色黄。体检:体温36℃,呼吸25次/分,脉搏103次/分,血压112/70kpa,面色青紫如漆柴,唇甲紫黑,颈静脉怒张,胸廓呈桶状,双肺满布湿性罗音,手指呈杵状,双下肢
浮肿,按之凹陷如泥,
舌苔中部黄腻,
舌质紫暗。舌下
青筋显露,脉细滑无力。血WBC6.8×109/L,
动脉血
气分析:PO2 29.8kpa,PCO2 37.2kpa。辨证为痰瘀阻肺,气不化水,水饮
凌心,肺心同病。治以
温阳化饮,
涤痰祛瘀,
益气活血。 处方:
蜜炙
麻黄5克,制
附片6克,淡
干姜5克,
葶苈子15克,
苏木10克,
防己12克,生
黄芪20克,
桃仁10克,
五加皮10克,
潞党参15克,
法半夏10克,
泽兰10克,
泽泻15克,
万年青叶1片,绿
茶一小撮。 病重投药,不宜日多,暂予3剂。每日1剂,分2~3次煎服。另嘱注意病情变化。 二诊:药服3日,症状明显好转,
精神状态改善,面色、
口唇、
爪甲紫
绀减轻,语声稍能有力,尿量增多(1500毫升/日),但仍
咳嗽少痰、胸闷气急、畏寒怕冷,
大便日行2次,质软,两肺湿罗音较前局限,双下肢踝部轻度
浮肿,
舌苔中部浮黄薄腻,
舌质紫黑转为暗红,脉细。药已中綮,效不更法,继守原意。 原方改熟
附子片10克,
木防已15克,生
黄芪25克,加
石菖蒲10克,
法半夏10克以增强
化痰作用。续服10剂,症状改善显著,面部紫黑转黄,
口唇爪甲紫
绀消退,稍有胸闷,
喘息不著,食纳知味,
大便日行,
小便量多。体检:肺部闻及散在细小水泡音,余无特殊,
舌苔薄腻,
舌质紫,脉细。血WBC4.8×109/L,
动脉血
气分析:PO231.6kPa,PCO2 34.2Kpa。药证相合,故收效甚佳,然此病由来已久,难以根拔,还当继续调治。治守原法,上方加
沉香3克,
陈皮10克续服。 按:
阳虚气弱,痰瘀阻肺是肺
心病的主要病理基础,急性发作期以肺
肾阳虚为本,痰瘀阻肺,
水气凌心,心脉瘀阻为标。因此,治疗当以
温阳化饮,
涤痰化瘀,
益气活血为基本大法。尽管部分学者借用西医学肺
心病合并感染在纠正心衰的同时,首先要控制感染的观点,倡用
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治疗,但本病病程久延,
痰饮郁伏于肺,多数患者平时常表现为肺
肾阳虚,痰瘀
痹阻心肺的证候特点,每易
外感寒邪,邪从
寒化,故仍应审证求机论治,治疗当重在“温”字,通过温通、温化、
温补使
阳复、饮消、气顺、血行,不宜滥用寒凉,以免使
寒邪内闭,
阳气更伤,脉络更滞,促使病情加重,当然若见有
痰饮郁久
化热之象,亦可适当配伍清
化痰热之品,必以辨证为要。方中
麻黄一药,既取其发
太阳之汗,以解在表之
寒邪,更重要的在于与温少阴之里寒,补
命门真阳之
附子相配以发越凝寒,通达
阳气,改善患者“缺氧”状态;
苏木、
桃仁、
泽兰、
五加皮、
木防己、
泽泻、
万年青活血化瘀,利
水消肿;
苏子、
葶苈子降气涤痰平喘;
党参、
黄芪配
苏木等
益气活血,利
水消肿。现代药理证明方中
麻黄、
附子、
泽兰、
苏木、
五加皮、
党参、
黄芪、
万年青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心肌收缩力、强心利尿,抗缺氧等作用,辨证之中寓以辨病选药,使之融为一体,颇为独具匠心。
胸痹(高血压心脏病) 魏某,男,63岁。教师。 初诊:患者有高血压病史20年。心前区左侧
胸痛2月不愈,走路劳累时则痛剧,胸闷,痛呈闷塞状,喜
太息,心慌,
口苦,
大便正常。
舌苔薄、
舌质红,脉弦滑数。血压182/112mmH克,心电图诊断为冠
心病,供血不足。多次采用中
药瓜蒌薤白半夏汤加活血祛瘀药无效。西药服
复方降压片、地巴唑等,心前区疼痛仍然每日发作不止,服
消心痛仅能缓解3~4小时。此为血瘀
气滞,心
脉痹阻之证,拟以活血
理气,化瘀止痛为治。 处方:
瓜蒌皮15克,
红花10克,
甘草4克,炒
玄胡10克,
丹参15克,生楂肉12克,炙
乳香6克,娑噜子10克,
失笑散10克(包),
莪术10克,
白檀香3克。5剂,水煎服。 二诊:服上方后心前区疼痛明显减轻,不需服用
消心痛,
舌红苔薄,脉小弦,血压180/110mmH克。上方去
檀香,加
钩藤12克、
白芍10克养肝
熄风。 按:患者年过花甲,
心气无力推动血行,血流缓慢,
瘀血随之而成,血瘀必致
气滞,故行走劳累时胸闷
胸痛更剧,瘀停胸府,胸阳失旷,则
胸痛呈闷塞感,喜
太息。故治用活血
理气、化瘀止痛法,药取
瓜蒌皮、娑噜子、
白檀香以
宽胸理气,气行则血行。
玄胡、
乳香、
莪术理气化瘀止痛,
失笑散、
丹参、
红花、生楂肉以活血化瘀,更助止痛之效。历时2月的
胸痹心痛得获显效,提示
病机重在血瘀
气滞,心脉瘀阻而非
痰浊痹阻所致的
胸痛,故屡用
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味罔效,得失分明。从
虚实辨证,
心气心阴虚弱为本,血瘀
气滞为标,然宗
急则治标之训,既可使标急症状缓解,为治本奠定基础,且其效优于先本后标,表明对
标本的
权衡,关系到疗效的好坏。若从辨病角度看,冠
心病与高血压并存,而心绞痛症状尤为突出,因此,治疗必须针对这一主要矛盾。才能发挥中医
辨证论治的优势。(周仲瑛)
来源:中国中医报
免责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或书刊,仅用于学习与交流。文中涉及的药物(疗法),仅提供一些思路,请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切勿擅自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