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参考H5版入口

采摭诸书


《汉书》医经十一家,二百七十四卷。)

《隋志》(医方二百五十六部,四千五百一十二卷。)

《唐志》(医术六十四家,一百二十部,四千四十六卷。)

《宋中兴志》(医术一百七十九家,二百九部,一千二百五十九卷。)

黄帝内经索问》(十八卷,黄帝岐伯问答坟典之书,为医书之祖。唐宝应中太仆卿王冰注,为二十四卷。《隋志》全元起注《内经》八卷。宋仁宗嘉 中光禄卿林亿、国子博士高保衡等承诏校补,多用元起注,定为八十一篇,今亡刺法、本病二篇。《汉·艺文志》曰∶《黄帝内经》十八卷,《素问》即其经之九卷,兼《灵枢》九卷,乃其数焉。云∶医经之传于世者多矣。原百病之起愈者,本乎黄帝;辨百药性味者,本乎神农;《汤液》则称伊芳尹,三人皆古圣人也,悯世疾苦,亲着书以垂后。而世之君子不察,乃以为贱技而耻习之。是故今之医者多庸人,治之失理,以生为死甚众,激者至云∶有病不治,常得中医,岂其然乎?)

黄帝内经灵枢经》(九卷八十一篇,合《素问》九卷,为十八卷。宋林亿等校正,类分十二卷,今从之。)

《甲乙经》(十卷,皇甫谧撰,祖述《内经》多推明运气之说。)

阴符经(二卷,黄帝着。)

《道德经》(五千言,老子撰。其谓深根固蒂,长生久视之道,则为医之未形。河上公为之注解,而增以吐故纳新。按摩导引之术。有谓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此言皆深契于医道。)

黄庭经(三十六卷,题云扶桑大帝作,又叙谓老子作。与法贴载晋王羲之所书本同,而文句颇异,其所有闲居作七言,解说身形及诸神两句,且改渊如泉,改治为理,疑唐人附益之。《崇文总目》云∶记天皇氏至帝 受道得仙事,今本无之。)

《太始天元玉册元诰》(十卷,不载何人所作,历汉至唐,诸《艺文志》俱不载录。其文与《内经。不类,非战国时书。其间有天皇真人书,其文若道正无为,先天有之;太易无名,先于道生等语,皆老氏遗意。意者,老氏之徒所着。大要推元五运六气三元九宫太乙司政之类,殊为详明,深足以羽翼《内经》六微旨、五常政等论,太玄君扁鹊为之注。此扁鹊号太玄君,为黄帝时人,后秦越人医术之神,人称之曰扁鹊。)

天元玉册(三十卷,启玄子王冰述《元诰》《内经》之意,益之以五运六气之变。)

五经注疏》(中有关于医药者,《左传》居多。明阴阳之理,惟《易》为最。故云∶不知《易》者,不足以为太医。)

史书(十九史、二十一史,史载历朝明医实录,今据之采其出处,附名氏之下为小传云。)

子书(《老》《庄》《杨》《列》《文中》《淮南》等子书中,有纪医法之秘者,今采之。

《尔雅》(二卷,晋郭璞注。)

《埤雅》(二十卷,宋开国公陆佃撰。)

《大明会典》(医政官制,及天下各处岁输药材斤两,无不毕载,今采附《通考》之前。

可见医道诚国家之大政也,学人勉之。)

《素书》(六篇,凡一千三百六言。黄石公圯桥以授子房之书是也,人言《三略》,误也。其书简而意深,俱定国安邦之至道。虽尧、舜、禹、文,传说、周、孔、老聃亦无以出于此。

子房得之以兴汉业,善终其分而不辱,可见深得是书之旨矣。有云∶博文切问,所以广知,推古验今,所以不惑;根枯枝朽,足寒伤心。诚为学之要,资生之本始也。有身者其知所务。

道藏经》(五千四百二十卷,三教九流靡不毕具。)

《山海经》(十三篇,不知何传,周穆王游山海而作。其首云∶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有十八卷,郭璞注。)

《中藏经》(八卷,少室山邓处中云∶华佗得异人授以石函中。按《唐志》有吴普集华氏方,而无中藏之名。普为佗弟子,宜有所集。窃意诸论非普辈不能作。邓氏特附别方而更今名耳。盖其方有用太平钱并山药者。盖太平,乃宋熙陵初年号,薯蓣以避宋英宗浓陵偏讳,而始更名山药,其他可以类推。然脉要及察声色形证等说,必出元化遗意,览者审之。)

《太玄经》(汉杨雄子云撰,中言阴阳五行之理及清净渊默之说,大概养生当始于医学。)

《度人经(三卷,元始天尊说。《唐志》云∶有元始天尊者,生于太元之先,姓乐名静,信常存不灭,每天地开辟,则以秘道授诸仙,谓之开劫度人。受其道者,渐至长生或白日升天。其学有授 之法,名曰斋;有拜章之仪,名曰;又有符咒,以摄治鬼神;服饵秽浊

至于存想之方、导引之诀、烹炼变化之术,其类甚众。)

《大观证类本草》(旧称《神农本草经》,三卷。《汉·艺文志》未尝录,至陶隐居始尊信而表章之,谓此书应与《素问》同类。但后人多更修饰之耳。所出州郡乃后汉时载,疑张仲景华元化所记。旧经之药止三百六十五种。陶氏进《名医别录》亦三百六十五种,因而注释,分为七卷。唐英公世绩与苏恭参考得失,又增一百一十四种。分为二十卷,世谓之《唐本草》。

刘翰等又附益医家常用者一百二十种。蜀王孟昶亦命其臣韩保升等,以唐本《图经》参比增广,世谓《蜀本草》。至宋掌禹锡等补注,新旧药合一千八十二种,定以白字为神农所说,黑字为名医所传,草石之品可谓大备。他若雷公以下,蔡邕、徐大山、秦承祖、王季璞、郑虔诸家所撰,名《本草》者,凡二十九部,三百五十卷。虽显晦不齐,无非补翼旧然焉耳。近代陈衍作《本草折衷》,王好古作《汤液本草》,亦删繁之意也。旧记州郡,古今沿革不同。一物而根苗异名,及同名而异质,主治互见,如草豆蔻即今之草果,今人遂谓《本草》亡草果之名又在因时而考审之也。今行世者,惟唐慎微撰《大观》及《证类》二本合为一书。)

参同契(汉魏伯阳撰,按《神仙传》,伯阳会稽上虞人,通贯诗律,文辞胆博,修真养志,约《易经》而作此书,其曰∶二用无爻位,周流行六虚。有曰∶以金为堤防,水入乃优游。又曰∶巨胜延年还丹可入口,金性不败朽,故为万物宝。术土伏食之,寿命得长久。

此言皆真切,至道会通者可以仙矣。)

悟真篇(紫阳真人张伯端撰,律诗绝句词语整洁,文理具至之书,疑有道者之作也。养生者究心其间,亦能却病而尽其天年也。)

《玄珠密语》(十卷,启玄子王冰撰,自序谓得玄珠子而师事之,与我启蒙,故号启玄子.目曰《玄珠密语》,乃玄珠子密而口授之言也。启玄《素问·序》云∶辞理秘密,难粗论述者,别撰《玄珠》以陈其道。二叙自相背,则师事《玄珠》。而号启玄者,妄也。宋高保衡等校正《内经》,详考王氏《玄珠》,世无傅者,今之《玄珠》乃后人附托之文,而实非启玄之书也。其于《素问》十九卷、二十四卷,颇有发明,原其所从,盖 摭《内经》六微旨及至真要等五篇、《天元玉册》要语而附会杂说。其纪运休祥,未果征验,观者审之。

《昭明隐旨》(三卷,启玄子撰,其义与《册》大同。)

颅囟经(巫方撰,小儿方书始于此经,自后作者继而述之也。)

《圣济经》(十卷,宋徽宗采《内素》而作。原性命天人之理,究七八之盛衰,辨逆顺虚实,为书十卷。政和间颁是经于两学,辟雍生吴 为之解义,若达道、正纪等篇皆是以裨益治道启迪众工。余如孕元在本、制字命物二三章释诸字义,似乎穿凿。)

玉函经(一卷,四明张尹着。)

《金匮函要略》(汉张仲景撰,王叔和集。设问答,上卷论伤寒,中卷论杂病,下卷载妇科,其方合二百六十二道。又着《脉经》、《五脏论》、《评病要方》。《艺文志》咸裁其目,而书未之见也。今所传者,惟《伤寒论》、《金匮略》。耳。

产宝经》(二卷,唐昝殷撰。)

难经(六卷八十一篇,卢国扁鹊撰,姓秦名越人。述《内经》设为问答,撰《难经》八十一篇,为十卷。所引经言多非《灵》、《素》本文,盖后人之托辞也。或古有其书,而今亡之矣。《汉志》但有扁鹊内外经》,而《隋志》始有《难经》,《唐志》又属之越人,皆不可考。《通考》有吴太医吕广注,唐杨玄操演,《医史》有隋吕博望注本不传。宋王唯一集五家之说,而醇 相乱,惟虞氏粗为可观,纪齐卿注稍密,乃辨吕、杨、王三子之非。周仲立颇加订易,而考证未明。李子为之句解,而无所启发。嘉 中丁德用绘图释义,颇为精详。近代张洁古注后附药,殊非经意,今皆未之见也。惟正统间熊宗立《俗解》相传,愈失其义,如五十九难云∶颠狂之脉,阴阳俱盛《俗解》分阴分阳,与本文畔。诸如此类甚多,寝使后学晦盲。是故国朝医政坏于《难经》、《脉诀》二书之伪也。)

素问钞》(元撄宁生滑寿伯仁集,生初从京口王居中学医,居中授以《内经素问》,令其熟玩,生既终卷,乃进请于师曰∶《素问》为说备矣,篇次无绪,错简不无。遂分脏象、经度、脉候、病能、摄生、论治、色诊、针剌、阴阳标本运气、汇萃,凡十二类,钞而读之,何如?师曰∶甚矣,子之善学也,而子之学得其道也。)

《续素问钞》(新安汪机集。滑氏谓王注多误,故削而钞之,不用其注。机意谓无其注则是非无所分别,复续之,以俟知者之取舍云。)

内经补正》(温州太守京口丁瓒着。)

内经类钞》(明洛阳孙应集。)

素问快捷方式》(二卷,明浙人高士着。)

灵枢摘注》(明浙人高士着。)

《图经本草》(宋苏颂等撰。先诏禹林亿等校《神农本草》,书成又诏各州郡详图所产药本重编。于是颂再与禹等裒集众说,类聚铨次,嘉 六年上。)

本草衍义(元朱丹溪撰。)

《本草补遗》(宋庞安常撰。)

本草发挥(徐用诚集。)

汤液本草王好古着。)

《本草会编》汪机集。)

本草集要(节斋王纶集。)

救荒本草(周王殿下着。)

《日食本草》(益府长史着。)

《食性本草》(陈士良着。)

雷公炮制(三卷,宋雷 撰,胡源重定。)

《药性珍珠囊》(东垣着,其辞简,其义浅,不足以尽药性之旨,疑后人之托名也。)

华佗内照图》五脏六腑之形象。)

十四经发挥(三卷,滑寿撰。)

伤寒论(十卷,后汉张仲景撰,按《内经·热论》分六经传变,广伊芳尹《汤液》而为之治,合三百九十七法,一百一十三方。古今伤寒未有出其左者。或云∶是书有大人之病,而无小儿之患,有北方之药,而无南方之治,此其所阙。陈蔡以南不可用柴胡白虎二汤,此非至论。晋王叔和重为撰述,宋成无己复为注释,其后庞安常、朱肱许叔微韩祗和、王实等互有开发,而大纲大法不越乎汗吐下温四者而已。盖一证一药,万选万中,千载之下,如合符节,前修指为群方之祖,信矣。所可憾者。审脉时及王氏之言,三阴率多断简,况张经王传往往反复后先,亥相杂,自非字字句句熟玩而精思之,未有能造其阃奥者。)

伤寒明理论(宋成无己撰,庞安常校,黄山谷为后序。)

伤寒补亡论(元人徐止善着。)

伤寒类证黄仲理着,新安陆彦功重编,又名曰《类证便览》。)

伤寒类证要略》(二卷,汴人王尧卿撰,皆仲景之旧也,亦别未有发明。)

伤寒发明》

伤寒蕴奥》(明太医院判钱塘吴绶集。)

《南阳活人书》(二十卷,宋朱肱求子撰,自序谓;仲景《伤寒论》其言雅奥,非精于经络者,不能晓会。顷因投间,设为问答,计九万一千三百六十六字。)

伤寒指微论》(五卷,宋钱乙撰。《宋史》记神宗元丰中长公主女有疾,召乙治有功。皇子仪国公病螈 ,国医未能治。召乙治,进黄土汤而愈。所着《伤寒指微论》五卷、《婴孺论》百篇。《文献通考》云∶不著作者之名。序言元佑丙寅,必当时明医,盖亦未知详考耳。

元丰为神宗末年号,元佑为哲宗初年号,不越五七年间、正钱乙之所撰明矣。)

伤寒直格(二卷,刘完素撰。)

伤寒六书(六卷,明临川陶华尚文着,号节庵。六书名琐言、家秘、杀车槌、一提金、截江网、续论是也。惜其不能发仲景之旨。)

伤寒治例》(四卷,陶华着,述《直格》、《六书》而作之。其论雷同,而别无方法,其实一书而为三书矣。)

伤寒百问》(三卷,无求子大观初所着。)

伤寒指掌(元吴恕号蒙斋图述。)

伤寒百证歌钱闻礼绍兴间着。)

伤寒证治》(三卷,宋王实编,庞安常高弟也。)

伤寒会要》

伤寒一掌金》

伤寒钤法》马宗素程德斋撰述。按日时受病为治法,与仲景不同,实非至理,用之者不徙无益,而反加害也。姑存其名,以备顾问耳。)

伤寒金镜录》(清碧学士杜先生着。)

千金方(三十卷,唐孙真人思邈撰。自序云∶千金备急之要方。)

千金翼方(三十卷,前人着《千金方》之后,复掇遗轶以羽翼其书,成一家之言。林亿等校,谓深有旨意及禁术,用之多验。)

《溥济方》(五卷,宋王衮撰。庆历间,因官暇出家藏方,为此书,且云∶草还丹大风太乙丹治鬼胎,尤奇验。)

普济方(一百二十卷。)

太平圣惠方(一百卷,宋太宗在潜邸日,多蓄名方异术。太平兴国内出亲验方千余首,诏医局,各上家传方,成集成书,自制序,名《太平圣惠方》。)

外台秘要方》(四十卷,唐王焘撰,在台阁二十年,久知弘文馆,得古书方数千百卷,因述病证,附以方药符禁灼灸之法,凡一千一百四门。天宝中出守大宁,故以外台名其书。

焘谓针能杀人,而不能生人,故取灸而不取针。人讥其弊,孙兆独以其言为然。)

《和剂局方》(十卷,元丰中诏天下高医各以得效秘方奏进,下太医院验试,刊行世。)

《苏学士方》(东坡苏公着。)

初虞世方》(十六卷,即《养生必用方》。序谓∶古人医书行世者亦多矣,无如此方。其证易详,其法易用。虞世为一时文士,后削发为僧。)

《永类钤方》(二十二卷,元栖碧李仲南着。)

《青囊方》(魏华佗得异人授受,今亡之。)

《青囊杂纂》(八卷,元阳真人着。)

传信方刘禹锡着。)

师方》(隋广陵僧人,号文,善疗瘴疠,医杂证。悉说单方,其效甚速,人咸集,相传曰《师方》云。)

深师方》(齐宋间道人僧深撰。)

肘后方》(三卷,晋葛洪撰。)

《斗门方》

《本事方》(十卷,维扬许叔微知可撰,宋绍兴三年进士,以药饵阴功见于梦寐,事载《夷坚志》。)

范汪方》(五卷,西晋颖阳人撰,方书共百余卷,今《普济主》多采之。)

卫生易简方(明尚书胡KT 集。)

《岭南续卫生方》(四卷,夔州太守杨 集。)

《近效方》

《必效方》(三卷,孟诜着。)

《试效方》(东垣着。)

《鬼遗方》(宋武帝时刘涓子着。)

《大全方》

《奇效良方》(明太医院使方贤集。)

《经验方》(明大方伯希斋陈士贤着。)

袖珍方(四卷,明滇阳王府集刊,其方多简当可用,诚博而约之者。)

《鸡峰方》(一卷,太医教授张锐撰。)

《简要济众方》(五卷,皇佑中仁宗谓辅臣∶外无良医,民有疾苦,或不能救疗。诏太医简《圣惠方》之要者,颁行诸道。)

妇人良方(二十卷,元临川陈自明撰。)

三因方》(五卷,括苍陈无择撰。三因内因外因不内外因,其说出《金匮要略》,其方皆述古书。)

《本草单方(二十五卷,宛丘王硕父撰。工部侍郎时暇取《本草》所载单方、以门类编之,凡四千二百六方。)

《集验方》(明邹福集。)

《济生方》

《百一选方》(三十卷,山阴王实斋孟撰,百一,言选方极精也。)

《拔萃方》

《治奇疾方》夏子益撰,凡三十八道,皆奇形怪证世所未见者。)

《御药院方》(宋太宗朝元名氏集。)

《灵秘十八方》(河间刘守真集。)

《加减十三方》(不著名氏,亦十八方简成者。)

《万氏积善方》明参将万氏集)

《万氏家抄方》(前人。)

《指南方》(二卷,蜀人史载之撰。)

《指迷方》(三卷,考城子王贶撰。)

《方外奇方(韩飞霞道人集。)

《活人心方》(二卷,明宗室宁王撰。)

《小儿袖诊方》

《钱氏小儿方》(八卷,宋钱乙字仲阳,精治小儿,着此书并《小儿药证直诀》,阎孝忠集编,颇附以己说,宣和元年成。)

《陈氏小儿方》(宋陈文中着。)

《保婴得效方》

《幼幼全书》

全幼心鉴(四卷,嵩阳寇平衡美集。)

幼幼新书(五十卷,直龙图阁知豫州刘 撰,陈文中编集。)

活幼心书曾世荣撰。)

活幼口议

子母秘录》

《婴童宝鉴》(十卷,栖真子撰,不著名氏。)

婴童百问(鲁伯嗣撰,明嘉靖中阁下严嵩奏进,上命刊布天下。)

《幼科类萃》(二十八卷,不著作者名氏,方论颇为详切,中引丹溪说语,必是国初所撰者。)

博爱心鉴(萧山魏直岩着。其书以保元汤一方为主,以保元气而托其里,亦为痘疹之要治也。特不为全书耳。)

《痘疹八十一论》(闻人氏集。)

《痘疹经验秘方》(四卷,铜壁山人黄廉着。)

正骨续断方》

医经续方》

《避水集方》(四卷,董炳集。)

摄生众妙方(浙兵部尚书张时彻集。)

《海上仙方》(无名氏,亦简易方中摘成者。)

《救急方(十三卷,唐张文仲着,武则天时侍御医,与韦慈藏齐鸣。)

《原病式》(燕蓟刘河间撰。)

素问玄机保命集》(前人。)

《巢氏病源》(隋巢元方撰,时为太医博士,惟论病源,不载方药。《千金方》论多本此书。)

《吴氏病源》吴景贤撰,今不传。)

《医门髓》(十卷,不知何人所作述,皆为歌括,论五脏六腑相传之理。)

抱朴子内篇》(并外篇四十卷,晋葛洪稚川撰,自号抱朴子,博闻深洽,江左绝伦,着书甚富。《内篇》言黄白之事,长生之道,谓素醪芳醴,乱性者也∶红华素质,伐命者也。谓朱草茎如珊瑚,刻之流汁如血,以金投汁中化之曰金浆,以投之曰醴,服之长生。又谓肉芝是万岁蟾蜍,头上有丹书八字,人以五月五日取之,以足画地则成河,以左手则避乓。又谓行山中见小儿乘车马长七八寸者,肉芝也,服之成仙。此事非可以理测,而亦超出凡尘也。)

神仙传(即稚川弟子之所撰者,前秦阮所记数百人,又刘向所记七十余人,并集之以传。如苏耽、董奉皆在列也。)

《搜神记》(不著作者名氏。)

《天宝遗事》(不著作者名氏。)

《太平广记》(五百卷,宋太平兴国初,诏 等取古今小说编纂成书,同《太平御览》进。中集医方,有超出凡庸之表。)

《文献通考》(二百四十八卷,宋儒马端临撰,二百二十卷中备载医书之源,今采之,以附书目之下。)

《谭子化书》(六卷,五代时南唐谭景升撰。意为天地之间化而已矣,非化无以显道,非道无以生化。故人禀中和之气,化而为人;物禀驳杂之气,化而为物。知此化者,可以治身,可以济物,岂徒为窥阴阳化育之哉?时为宋齐丘窃名,今辨白天下后世,皆知为《谭子化书》云。)

白虎通》(二卷,序云∶汉司马班固撰。章帝建初四年,诏诸儒会白虎观,议五经同异。固撰次其书上之,故曰∶《白虎通》。云∶固九岁能文,博冠群书,有古良史之才。朱子尝品之,迁书疏爽,固书密塞。讨论明经,实为钜典,学人欲见而不可得。下卷性情寿命二章,发医经之未发,诚为养生大道云。)

《风俗通》(汉灵帝时人,姓应,名劭,中有养生方候之宜。)

《草木子(二卷,国初括苍叶子奇世杰撰。)

《夷坚志》(四百二十卷,宋学士洪迈景卢撰,中集医方多奇异者。)

《博物志》(十卷,晋司空张华着。)

《楚辞》(一名《离骚》,楚屈原撰,门人宋续撰,名曰《楚辞》。)

《韩柳欧苏文集》(其论医之奥,韩苏为多。)

《韵府群(四十卷,青田包瑜撰,瑜中景泰庚午科乡试,历建宁、临淄、进贤、浮梁四学教谕。)

《荆楚岁时记》(不著名氏。)

《辍耕录》(三十卷,元陶宗仪九成着。)

东垣十书(十集)《脾胃论》《内外伤辨》《兰室秘藏》《汤液本草》(四集俱东垣着,)《溯洄集》(王履着)《格致余论》《局方发挥》(丹溪着,)《此事难知》(王好古着,)《外科精义》(齐德之着,)《脉诀》(张紫阳着。)

医学发明(九卷,东垣着。)

玉机微义(五十卷,刘纯宗浓着。)

《医学纲目》(四十卷,浙人楼英全善撰。)

食医心镜》

龙木论(三卷,佛经禅师龙树大士着,能治眼疾,假其说集七十二种目病之方。)

《宣明论》(河间刘守真撰。)

养生主论》(元王隐君着。滚痰丸固为治实痰火之一端,而所论童幼养老等篇,甚于资生有助也。)

《原机启微论》(敛山老人着。)

《王氏脉经(十卷,晋王叔和撰。述《内经三部九候五脏六腑十二经脉

然则左心小肠,右肺大肠乃其失也。)

脉诀机要》(三卷,通真子撰,不著名氏,熙宁以后人谓叔和《脉诀》有 HT鄙俗,实非叔和之作,乃为歌百篇,按经着,又集《伤寒括要》六十篇,其书未之见也。)

诊家枢要(一卷,滑伯仁撰。)

运气奥论》(宋刘温舒撰,以《素问运气撮为治病之要,有三十论,二十七图。)

运气全书》(前人。)

运气易览》(明新安汪机集。)

铜人针灸图》(三卷,宋王惟德撰。仁宗诏德考究针灸之法,铸铜人为式,分十二经,旁注俞穴,刻题其名,并主治疗之法。)

明堂针灸图》(三卷,雷公问道,黄帝授之,故名明堂。)

《资生针灸》

《神应针经要诀》(二卷,宋许希撰。)

《窦太师针灸》(一名《针灸指南》,名杰,字汉卿,为金太师。)

针灸聚英(明高武集。)

《徐氏针灸》(明浙人徐廷凤着。)

儒门事亲(十四卷,州戴人张从正子和撰。)

医垒元戎(十二卷,王好古撰。)

卫生宝鉴(二十四卷,罗天益谦甫撰。)

医说(十卷,宋新安张杲撰。)

续医说(十卷,明姑苏俞子容约斋撰。)

《医史》(十卷,浚仪李濂着。)

《医隽》

《医开》

褚氏遗书(北齐尚书褚澄撰。)

《滑氏方脉》(撄宁生滑寿撰。)

韩氏医通(二卷,西蜀泸州飞霞道人韩 撰。)

《程氏医抄》(八十卷。)

《丹溪脉法》《丹溪心法纂要》《丹溪医案》《金匮钩玄(以上四书俱丹溪着。)

医林集要》(二十卷,明成化中都王玺撰。)

仁斋直指(二十六卷,三山杨士瀛登父集。)

医方选要(八卷,兴府良医周文采集。)

医经正本》(一卷,进贤知县程迥着,专论伤寒无传染,以救薄俗骨肉相弃绝之弊。)

明医杂着(明进士慈溪王纶撰。)

《医学大全》

《医学宗旨》(宋赵良着。)

《宋学士文集》(明学士讳景濂,有赠医周汉卿、张仁斋、戴元礼等序,皆备载医案。)

《文潞公药准》文彦博。)

《荆川公史纂》(明会元唐顺之集。)

《柏斋三书》(怀庆府何塘巡抚撰。其谓咳嗽之证,消渴之治,黑神散之于产后等论,非达造化神明之极至者,乌足以语此?)

《雅述》(三篇,山东浚川王廷相撰,令气能化液,正如雨雪为云气之所化,故能闭息伏气,可以不食云。)

四十家小说(二部,皆吴下好事者,裒集诸名公笔语,类刻为四十家云。)

《颜氏家训》(二卷,北齐黄门侍郎颜之推撰,谓医难到精妙,不可轻学以误人,其亦知医之至者。)

《事林广记》(西颖陈元静编。)

《居家必用》(十集,不着述者名氏。)

饮膳正要(元忽思慧着。)

医学正传(浙虞博天民着。)

医学集成(淅义乌傅滋着。)

《医学启蒙》(姑苏葛可久着。)

医林摘要》

医方大成(元人无名氏集。)

《医家大法》(洛阳东谷孙应集。)

医经国小》(六卷,明刘纯着。)

《医方快捷方式》王宗显著。)

《医家必用》(洛阳东谷孙应着,时为户部尚书。)

《医学碎金》(新安王典集。)

《医学三要》(明巴郡刘起宗集。)

《医学权衡(新安吴显忠着。)

《医学权舆》傅滋着。)

《医学源流》(元许国祯着。)

医方便览

《医学指南》(四明高铭着。)

脉诀刊误(元龙兴路教授戴起宗同父撰。)

病机药性赋》(明城刘全备撰。)

乾坤生意(四卷, 仙撰。)

《寿域神方》(四卷,前人。)

十药神书(一卷,传云葛可久撰,今《姑苏志》载可久着《医学启蒙》而无《十药神书》,则此为托名耳。)

金丹正要大全》(上阳子张致虚着。)

金丹直指》

三元纂赞》(元鹏飞着。)

养生类纂》(元周守忠着。)

《家塾事亲》(明郭晟景阳集。)

养老奉亲书(宋元丰中泰州兴化悬令陈宜撰。)

寿亲养老新书(四卷,宋大德中敬直老人邹铉着。)

修真十书(正阳真人钟离祖师着。)

《大成金书》(宋林灵素着。)

《安老怀幼》(四卷,明山西副使河南颖川刘宇集。)

《医学质疑》《统属诊法》《证治要略》(俱新安汪宦撰。)

《立斋外科四书》(明院判薛己撰。)

《理风衡尺》

《食治通说》

《月令通纂》

《虞氏医镜

咽喉风科

石山医案》《痘治理辨》《外科理例》《针灸问答》(俱新安汪机集。)

松崖医径(四卷,松崖程介着,新安槐塘人,中成化中进士,精医学,述《内经五脏六腑部证,以虚实为治,卒未梓行,今《折录》即其本书也。)

产宝百问

《胎产须知》(二卷,江阴高宾着。)

广嗣要语》(明嘉靖初无名氏着。)

《三炼歌》(明西蜀邓士鲁着。)

《发明证治》(何太英集。)

《活人心统》《诸证辨疑》(俱浙人吴球集。《辨疑》中谓六月伤寒,冬月伤暑,尤为妄谬以欺人也。此其失云。)

医经大旨》(四卷,浙人贺岳集。)

明医指掌(十卷,杭州仁和皇甫中集。)

《保婴直指》 (四卷),《痘疹玄机》(四卷,太仓支秉中着。)


上一篇:皇明 下一篇:唐太仆令启玄子王冰序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