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诸剂
麻黄(二钱,去根节) 桂枝(一钱) 甘草(五分) 杏仁(八枚,去皮尖,炒)
麻黄(三钱,去节) 桂枝(一钱) 杏仁(五枚,去皮尖,炒) 甘草(四钱) 石膏(三钱)
治表不解,有水气,发热呕咳,或渴或利,或小便不利,小腹满而喘。
麻黄 桂枝 芍药(各一钱) 甘草(五分) 干姜 细辛(各五分) 五味子(十二粒) 半夏(一钱,熟)
水二钟,煎八分服。
桂枝(五钱) 芍药 甘草 麻黄(各三钱) 杏仁(二十个,去皮尖)
麻黄(八钱) 升麻 当归(各四钱) 知母(去毛) 黄芩(炒) 萎蕤(各二钱)石膏 白术(炒黄) 芍药 天门冬(去心) 桂枝 茯苓(去皮) 甘草 干姜(各一钱)
水四钟,煎二钟,分三服。
麻黄(去根节) 连翘 甘草(各四钱) 桑白皮(蜜炙) 赤豆(各一两二钱) 杏仁(三十个)
水一钟,煎八分服。
治脉浮,腹痛。
治已汗未汗头痛。
葛根 芍药 知母(去毛) 川芎(各一钱) 生姜(三钱) 葱白(五个)
水二钟,煎一钟,热服。
水煎服。 小柴胡汤
治伤寒四五日,往来寒热,胸满心烦,喜呕,少阳经发热,及风温湿热。
柴胡(二钱) 黄芩(炒) 人参(去芦) 半夏(各一钱) 甘草(五分)
水二钟,姜三片,枣一枚,煎—钟,热服。
柴胡(二钱) 桂枝(一钱) 甘草(七分) 人参(一钱) 半夏 熟芍药(各七分)黄芩(一钱) 生姜(五片)
水二钟,枣二枚,煎一杯,温服。
柴胡(一钱五分)黄芩 桂枝 干姜(各八分) 甘草(五分) 牡蛎(七分) 栝蒌根(一钱)
水二钟,煎一钟,温服。
水煎服。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白汤调下。
治表里未解,头痛发热,心胸郁闷,唇口干焦,狂言见鬼,小便闭。
桂枝(一钱) 芍药(二钱) 甘草(六分) 饴糖(三匙) 生姜(五片) 大枣(—枚)
水钟半,煎八分,纳饴令化,温服。
伤寒身痛,汗后身痛,脉弱宜服。
黄芪(一钱五分,炒) 芍药(二钱,炒) 肉桂(一钱,去皮) 甘草(六分) 生姜(五片) 大枣(二枚)
水二钟,煎一钟,去渣,入饴一大匙,煎一沸服。若微溏利,或呕者,不用饴。
柴胡(一钱二分) 黄芩 芍药(各一钱) 半夏(八分) 大黄(七分) 枳实(四分)
治五六日不大便,腹痛烦渴,少阴口燥咽干,日晡发热,脉实,三焦俱有邪。
大黄(五钱) 芒硝(四钱) 厚朴(二钱,炒) 枳实(一钱,炒)
水二钟,先煎朴、实至钟半,投大黄煎至一钟,去渣,纳芒硝一沸,热服。
水二钟,煎一钟,热服。
调胃承气汤 太阳、阳明不恶寒,反恶热,大便秘,谵语,呕逆,宜服。
水钟半,煎八分,去渣,入硝一沸服。
桃仁(十个) 肉桂(去皮) 甘草(各一钱) 大黄(二钱五分) 芒硝(一钱五分)
水二钟,煎一钟,去渣,入硝煎一沸,热服。
水二钟,煎一钟,温服。
水钟半,枣二枚,煎一钟,热服。
衄后脉微。
治干呕而利。
黄连 甘草 干姜 芍药(各一钱) 人参 半夏(各五分) 大枣(一枚) 桂(五分)
水二钟,煎一钟服。
黄连(二钱) 阿胶(一钱五分) 黄芩 芍药(各一钱) 鸡子黄(一枚)
水二钟,煎三物至一钟,去渣,入胶煎一沸,入鸡子黄匀服。
治狐惑。
犀角(三钱,磨) 黄连(二钱) 乌梅(四个) 木香(三分,磨)
水二钟,煎一钟,热服。
水钟半,煎八分服。
治无汗而喘,小便不利而烦渴。 升麻 苍术 麦门冬 麻黄(各一钱) 黄芩 大青(各七分) 石膏(一钱) 淡竹叶(十片)
水二钟,煎一钟,热服。
治无寒恶汗,发斑,小儿疮疹疫疠通用。
升麻(一钱五分) 犀角(磨) 射干 黄芩 人参 甘草(各八分)
水钟半,煎八分,入犀角汁服。
治咽痛发斑。
水钟半,煎八分,温服。
水二钟,煎一钟,温服。
竹叶(十四片) 麦门冬 人参(各一钱) 甘草(四分) 石膏(三钱) 半夏(八分) 粳米(一撮)
水二钟,煎一钟,去渣,入生姜汁一匙服。
治头汗出,欲发黄。
水二钟,煎一钟服。
每服二钱,米汤调服。
治阴黄,四肢厥冷。
茵陈(一钱) 甘草(炙,一钱五分) 附子(一钱) 干姜(炮,一钱五分)
水煎,温服。
水二钟,煎一钟,入硝煎一沸,入甘遂末服。
治小结胸。
水二钟,煎一钟服。
水二钟,煎一钟,热服。
治水结胸。
水二钟,煎一钟,入姜汁,热服。
半夏(一钱) 黄连(五分) 人参 甘草 黄芩 干姜(各一钱)
水钟半,姜五片,枣五枚,煎八分,温服。
水煎服。
治非时暴寒,伏于少阴,脉微弱,次必下利,一名肾寒。
水钟半,生姜五片,煎八分服。
水钟半,姜五片,煎八分服。
水钟半,煎八分,温服。
水钟半,生姜五片,煎八分服。
水二钟,煎一钟,温服。
水钟半,煎八分服。
水钟半,大枣三枚,煎七分服。
附子(三钱) 生姜(五钱) 白术(一钱) 茯苓 芍药(各二钱)
水三钟,煎钟半,分二服。 附子汤
水二钟,煎一钟,分二服。
水二钟,煎一钟,温服。
少阴,小便色白,吐逆而渴,动气,下之反剧,身虽有热,反欲踡卧。
水煎服。
水二钟,煎一钟服。腹痛甚加附子;寒而吐者加生姜;小便不利加茯苓;肾气动者去术。
附子 防风 柴胡(各八分) 白术(一钱五分) 桂心 茯苓 干姜(各五分) 五味子 甘草(各四分) 生姜(五片)
水钟半,煎八分服。
汗下后恶寒。
水二钟,煎八分服。
附子一只,炮用冷灰埋之,取出细研,入真腊茶一钱,同研,分二服。每服水一钟,煎六分,入蜜一匙,冷服。
少阴下利。
水钟半,煎七分服。
阴毒面青,四肢厥冷。
干姜(五分) 附子(—钱) 甘草(五分) 麝(一分) 皂荚(一分)
为细末,水一钟,煎五分服。
治寒实结胸。
为末,蜜丸,弹子大,热汤化下,连进二三服。
水煎服。
寒气内格,食入即吐。
水钟半,煎八分服。
脾约丸
津少大便秘。
大黄 枳实 厚朴 白芍药(各五钱) 麻子仁(一两) 杏仁(三钱)
大黄 干姜 龙骨(各二两) 桂枝 甘草 牡蛎(各一两) 凝水石 滑石 赤石脂白石脂 石膏 紫石英(各三两)
为粗末,以囊盛之,取三指一撮,井水二钟,煎一钟,去渣服。
治百合病。
先以水洗百合,渍一宿,洗去白沫,别以水二钟,煎取一钟,入地黄汁一沸,分二服。
水钟半,煎八分,入犀角服。
猪膏十两合露之,煎令三分减一,绞去渣,入雄黄、麝香如豆大,搅和,分三服,忌芜夷。
升麻(六钱) 黄金(十两) 寒水石 石膏(各四两八钱) 犀角 羚羊角(各—两)玄参(一两六钱) 沉香 木香 丁香(各五钱) 甘草(八钱)
水五钟,煮金至三钟,去金。入诸药再煎至一碗,去渣,投朴硝三两二钱,微火煎,柳条勿停手搅,候欲凝入盆中,更下朱砂、麝香各三钱,急搅令匀,候冷凝成雪,每服一钱,细细咽之。
水钟半,枣一枚,煎一钟服。
少阴咽痛。
水钟半,煎八分服。
枳桔汤
痞证,胸满不痛。
水煎,热服。
川芎 苍术 桔梗 橘皮 枳壳(各七分) 白芷 官桂 人参(各五分) 厚朴 芍药 茯苓 当归 干姜 麻黄 半夏(各八分) 甘草(炙,五分)
水二钟,姜三片,葱白三茎,煎八分服。
水钟半,先煎大枣十枚,取八分,入药末七分,平旦温服,若病不除,再服五分。
少阴下利脓血,并温毒下利。 赤石脂(五两三钱,一半煎用,一半为末用) 糯米(三合) 干姜(三钱)
水二钟,煮米令熟,去渣,温服。一钟入赤石脂末方寸匕,日三服,愈止服。
羌活 防风 苍术(各一钱) 甘草 白芷 川芎 生地黄 黄芩(各一钱五分) 细辛(七分)
水二钟,姜三片,枣一枚,煎一钟,热服取汗,有汗者去苍术,加白术;渴加葛根、石膏。
水钟半,姜五片,煎八分服。
治蛔厥。
乌梅(七十五个) 细辛 附子 人参 柏皮 桂枝(各一两五钱) 干姜(二两五钱)黄连(四两) 蜀椒 当归(各一两)
十味各捣末,以苦酒渍乌梅一宿,去核薰之,五升米饭在下,饭熟捣梅成泥,和匀诸药,蜜丸桐子大,米饮下十丸,渐加至二十丸。忌生、冷、滑物。
牛蒡根汤
汗不流,是汗出时盖覆不密,故腰背手足搐搦。
为末,好酒一升同研,以新布滤取汁,用炭火半秤,烧一地坑通赤,去火令净,投药汁在坑内,烧令黑色,取出细研,每酒调服五分,日三服。
水二钟,韭白五茎,煎一钟服。
汗下后,昼夜不得眠。
酸枣仁(炒) 甘草 知母 麦门冬(各一钱) 茯苓 川芎(各六分) 干姜(三分)
水煎服。
鼻血不止。
茅花一握,无花用根
水三钟,煎钟半,分二服。
水二钟,煎一钟,去渣,入阿胶,候熔服。
方见真中风。
方见头痛。
方见真中风。
方见类中风。
方见真中风。
萎蕤汤
治风温,冬温,春月伤寒。 萎蕤 石膏(各一钱) 麻黄 白薇 羌活 杏仁 甘草 川芎(各六分) 青木香(五分) 干葛(一钱)
水煎服。
瘥后从股以下有水气。
为末,米饮调服。
猪肤汤
猪肤五两
水四钟,煎二钟,加白蜜十匙,白粉二合,熬香,和令得所,分二服。
和匀,煎三沸服。
鳖甲 升麻 前胡 乌梅 黄芩 犀角 枳实(各七分) 生地黄(一钱) 甘草(五分)
水钟半,煎八分服。
协热而利,渴而下利。
水钟半,煎八分服。
水煎服。
煎取七分,作三服。
治匿虫桃仁汤
水二钟,枣十个,煎一钟,分二服。
雄黄锐散
男女阴阳易。
水钟半,煎七分,去渣,再煎一二沸,温服。
方见头痛。
二味别捣筛为末,合和,以水二钟,煮香豉一合作稀粥,去渣,取三分之一,和散一钱,顿服之。如未吐,少少又加。
治两感元气实,感之轻者可治。 防风 羌活 独活 防己 黄芩 黄连 苍术 白术 甘草(炙) 细辛(各三钱) 知母川芎 生地黄(各一两)
每服五钱,水二钟,煎一钟,热饮之。未愈,连服三四剂,若有他证,遵仲景法。
服此,虽与病人同床合被,亦不能传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