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参考H5版入口

伤寒门


  伤寒发豌豆疮(附论)


伤寒热毒内盛。多发疮者。以病患里实表虚故也。里实。则毒瓦斯不能内消表虚

故乘虚发于肌内。而成疮也。其病大小形如豌豆。其色或白或赤。若头作浆。载白脓者。

其毒则轻。若紫黑色作根。根在肌肉里者。其毒则重。甚则周匝遍身。五内七窍皆有也。夫表虚里实。热毒内盛。攻于脏腑。余气流于肌肉。遂于皮肤毛孔之中。结成此疮。重者匝遍其身。状如火疮。若根赤头白。则毒轻。若色紫黑。则毒重。其疮形如豌豆。亦名豌豆疮

脉洪数者。是其候也。

黄连饮子伤寒毒瓦斯未散。发豌豆疮

黄连(一两去须)糯米一合寒水石(三两)上捣筛。以水二大盏。煎至一盏半。去滓。不计时候。分温服

大青散伤寒壮热头痛。发疮如豌豆遍身。

大青栀子仁川大黄(锉碎微炒)犀角屑川升麻甘草(炙微赤锉以上各一两)上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煎至五分。去滓。温服。不计时候。

伤寒热毒未解。欲生豌豆疮发热疼痛。宜服解肌出汗方

葛根(一两锉)石膏(二两)麻黄(一两去根节)黄芩(半两)赤芍药(半两)桂心(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上捣为细散。每服不计时候。以暖调下二钱。并三服。

衣盖取汗。

伤寒病发豌豆疮。未成脓。初觉。宜服。

(出圣惠方)黄连(一两去须)上捣碎。以水一大盏。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放温顿服。便消。

不成脓也。

又方

(出圣惠方)用好遍磨疮上。亦可以蜜煎升麻摩之。并数数服之。

又方

(出圣惠方)木香(半两)上捣碎。以水一大盏。煎至六分。去滓。顿服之。

伤寒豌豆疮。欲出。宜服。

甘草(一两炙微赤锉)上捣碎。以水一大盏。煎至六分。去滓。任食前后。细细服之。

以防疮出。如已出。即不服。

又方

(出圣惠方)用清油一小盏服之。即不生。

又方

(出圣惠方)用生羊血一小盏。频服。即不生。牛血亦得。

又方

(出圣惠方)牛乳(四两)(一两)上先暖乳。令微沸。即下消尽。便空腹温温频服。

即不生。

伤寒壮热头痛。发疮如豌豆遍身。

猪胆(一枚)上以半小盏。合胆汁煎一沸。放温。为一服。不计时候。

伤寒白头疮。四边赤肿。欲发豌豆疮

(出圣惠方)麻黄(一两去根节)川大黄(一两锉碎微炒)上锉。和匀。每服半两。水一大盏。

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良久。

伤寒豌豆疮。未作脓方。

(一名青黛一物汤出圣惠方)用青黛一两。细研。以新汲水。不计时候。调下一钱。

石膏汤

(出圣济总录

伤寒天行壮热头痛。发疮如豌豆

石膏(碎二两)柴胡(去苗)虎杖(各一两)知母(焙半两)芍药(一两)山栀子仁(三分)上捣筛。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温服

参麻汤

(出圣济总录

伤寒热病豌豆。并疮。烦渴昏迷

玄参(一两)升麻(三分)犀角半两)干蓝叶(一两)甘草(炙锉三分)上捣筛。

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入葱白三寸。一百粒。同煎至一盏。去滓。温服。日二。

二黄汤

(出圣济总录

伤寒天行热病。毒瓦斯稍盛。生豌豆并疮。烦躁

迷。

大黄(锉炒半两)黄芩(去黑心)麦门冬(焙去心)芍药(各一两)甘草(炙锉三分)大青(半两)上捣筛。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温服

伤寒豌豆疮。四边赤肿方。

(出圣济总录胡荽(一握)生地黄(一两)上细切。捣绞取汁。空心顿服。一盏计。

升麻汤

(出圣济总录

伤寒热盛。发豌豆疮

升麻(半两)大黄(锉碎微炒一两)黄连(去须)甘草(炙锉各三两)山栀子仁(一两)上捣筛。每服三钱。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日二。

犀角汤

(出圣济总录

伤寒热毒瓦斯盛。发疮如豌豆

犀角二两)麻黄(去根节)黄连(去须各半两)木香(一两)上捣筛。每服五钱。

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温服

大青汤

(出圣济总录

伤寒天行壮热头痛。发疮如豌豆遍身。

大青(一两)山栀子犀角各半两)上捣筛。每服三钱。水一盏。入一百粒。

煎至七分。去滓。温服

牡丹汤

(出圣济总录

伤寒热毒。发疮如豌豆

牡丹皮山栀子黄芩(去黑心)大黄(锉炒)木香麻黄(去根节)上等分

锉如麻豆大。每服三钱。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

化毒汤

(出圣济总录

伤寒发斑豌豆疮。欲出。

甘草(微炙一两)黄连(去须微炒一分)上锉如麻豆大。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计时候。

内消散

(出圣济总录

伤寒热病。欲生豌豆疮。毒未出。令不成。

一分。以二合磨。令顿服之。

紫草饮

(出圣济总录

伤寒热病生疮。烦躁迷闷。

紫草并根。细锉二两。捣筛。每服三钱。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竹叶汤伤寒时气。发疮如豌豆。烦闷。

苦竹叶(切)小麦(各二两)石膏(碎三两)上捣筛。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煎至一盏。

去滓。温服。不计时候。

龙脑丸

(出圣济总录

伤寒时疾发豌豆疮。赤疮子未透。心烦狂躁。气喘

语。或见神鬼用龙脑一钱。细研。旋滴猪心血和丸。如鸡头实大。每服一丸。紫草汤化下。少时心神便定。得睡。疮复发透。根据常将息。遂安。

黑散子

(出圣济总录

伤寒热病。初出豌豆疮三五个。便服此。令疮不出。

用腊月猪粪。以新砂瓶子盛。瓦盖口。炭火烧令通赤。取出安地上。出火毒。入乳钵研细。每服。空心。新汲水调一钱匕。

紫草汤

(出圣济总录

伤寒斑疹豌豆疮

紫草荆芥恶实等分)上捣筛。每服三钱。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

晋中书令王。伤寒身验方。

桦皮。浓煮汁。冷冻饮料。主伤寒时行热毒发疮。特良。今之豌豆疮也。

伤寒豌豆疮。未成脓。

(出千金方)用芒硝。以猪胆相和。涂疮上。立效。(出千金方落无痕。仍用黄土抹上。良。)

木香散

(出活人书)

治疮。烦痛者。

青木香(一两)薰陆香矾石丁香(各一两)麝香(半两)上咀。以水四升。

煮取一升半。分再服。热毒盛者。加犀角一两。无犀角。以升麻代。病轻者。去矾石。神验。

豌豆疮。初发觉欲作脓者方。

(出千金方)用煮大黄五两。服之。愈。

  伤寒鼻衄(附论)


伤寒者。鼻中血出者是也。杂病者。责热在里。伤寒者。责热在表。何以言之。

病源曰。人之肝藏血肺主气开窍于鼻。血得热则散。随气上从鼻中出。则为。是杂病者。责热在里也。经曰。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者。宜麻黄汤伤寒大便六七日。

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头痛者必。宜桂枝汤。以此观之。是伤寒者。责热在表也。千金翼曰。吐血有三种。一曰肺疽。二曰伤胃

三曰内衄。既吐血家谓之内衄。其鼻中出血者。可谓之外。是经络之血妄行也。经络热盛。阳气拥重。迫血妄行。出于鼻则为。经曰。其人发烦目瞑。剧者心乃解。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又曰。阳盛则欲阴虚小便难。言经中阳盛烦。伤寒脉浮。鼻中燥。口干。但欲漱水。不欲咽者。是欲也。经曰阳明病口干鼻燥。能食者。则。又有不应发汗。而强发汗。因致。经曰。少阴病。但厥无汗。而强发之。必动其血。未知从何道出。或从口鼻。或从目出。是名下厥上竭。为难治是也。衄家。虽为邪热在经。而又不可发汗。经曰。衄家。不可发汗。发汗。则额上陷。脉紧急。直视。不能。不得眠。前云桂枝汤麻黄汤者。非治也。即是发散经中邪气尔。若邪气不得发散。拥盛于经。逼迫于血。则因致也。即非桂枝麻黄汤专治也。太阳病。脉浮紧。发热。身无汗。自者愈。是经中之邪随而散。则解矣。故知者。不得桂枝汤麻黄汤发散之也。者。若但头汗出。身无汗。及汗出不至足者死。黄帝又皆为下治之疾。临病之际。审而治。则不失矣。

歌曰。太阳病将解。后仍将脉审详。有汗脉浮虽用。紧而无汗麻黄

桂枝汤也。麻黄麻黄汤也。太阳病。自。及服诸表药后自者。为欲解也。有汗脉浮。再用桂枝汤无汗脉紧。再与麻黄汤。脉微者。犀角地黄汤。又黄芩芍药汤茅花汤而渴欲饮。水入即吐。先服五苓散。次竹叶汤阴证热汗有血。少阴证但厥而无汗

强发之。必动血。动血者死。或退场门鼻。或出耳目也。是谓下厥上竭圣济总录论云。伤寒鼻衄者。由热气盛。血液妄行。盖心主血。肝则藏之。肺主气。鼻则通之。心肝为热邪所伤。

血则随气行。所以随鼻出也。昔人谓阳盛者。盖阳盛则热盛。热盛则宜。故伤寒太阳证。衄血乃解。谓是故也。至于阴病。则不宜。盖阴证自无热。安得而。故少阴病。但厥无汗。强发之。必动血。从口鼻耳目出者。是谓下厥上竭。为难治也。

歌曰。阳明口燥若头疼。水不下咽得衄血瘀血停留定发狂。病家外证无寒热

阳明身热头疼。鼻衄。脉微者。犀角地黄汤。外证无寒热者。必发狂。此瘀血停留也。

轻者。犀角桃仁承气汤。甚者。抵当汤。取尽黑物为度。

茅花汤

(出圣济总录

伤寒衄血不止。

茅花(一把)上锉碎。以水三盏。煎浓汁一盏。分二服。无花。以根代之。一方加灯心

竹茹汤

(出圣济总录

伤寒鼻衄不止。

青竹茹黄芩(去黑心各一两)蒲黄伏龙肝(各半两)上粗捣筛。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下一合。搅匀。食后温服

犀角汤

(出圣济总录

伤寒鼻衄不止。头面俱热。

犀角大青甘草(炙各三分)升麻鸡苏茎叶小蓟(各一两)黄芩(去黑心)芍药(各一两半)生干地黄(焙)朴硝(各二两)上咀如麻豆。每服五钱。水一钱半。煎至八分。去滓。温服

阿胶汤

(出圣济总录

伤寒鼻衄不止。此是阳毒攻肺。

阿胶(炙令燥)黄芩(去黑心各一分)葱白(五寸连须)(一百粒)干艾叶(炒半两)上细锉。分作二服。每服用水一盏半。煎至七分。去滓。下生地黄一合。搅匀。食后温服

黄芩汤

(出圣济总录

伤寒鼻衄不止。

黄芩(去黑心)栀子大黄(锉炒)蒲黄荆芥穗(各半两)上锉如麻豆大。

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金黄散

(出圣济总录

伤寒鼻衄不止。

郁金甘草(炙各一两)黄药子黄柏(去粗皮各一两半)上捣罗为细散。每服二钱。

冷水调下。不拘时。以止为度。

钩藤散

(出圣济总录

伤寒头痛壮热鼻衄不止。

钩藤桑根白皮(锉)马牙硝(各一两)栀子甘草(炙各三分)大黄(锉炒)黄芩(去黑心各一两半)上粗捣筛。每服三钱。水一盏。竹叶三七片。煎至六分。去滓。下生地黄

竹茹汤

(出圣济总录

伤寒鼻衄不止。

青竹茹鸡子大一块)生地黄(半两拍碎)上以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食后温服

羚羊角汤

(出圣济总录

伤寒肺热。鼻衄不止。

羚羊角犀角栀子麦门冬(去心焙)紫菀(去苗毛各三分)牛黄(研)玄参(各一分)黄人参甘草(炙各半两)赤茯苓(去黑皮一两)上粗捣筛。每服五钱。水一

前胡

(出圣济总录

伤寒内热鼻衄。痰壅吐逆。

前胡(去芦头甘草(炙)白术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大腹皮(各三分)赤茯苓(去黑皮)旋复花桔梗(炒各半两)半夏(汤浸七遍一分)上粗捣筛。每服五钱。水一盏半。

生姜

发灰散

(出圣济总录

伤寒鼻衄不止。

乱发(一团如碗火烧成灰)麝香(研半钱)上同研极细。每服一钱匕。新水调下。

又取少许吹鼻中。立瘥。

四生饮治伤寒衄血。心胸烦满

生地黄汁(三合)生汁(二合)生蓟汁(一合生姜汁(半合)白药子(一分细末)上和匀。于银石器中。微温过后。分二服。

升麻汤

(出圣济总录

伤寒鼻衄不止。头痛壮热

升麻鸡苏茎叶芍药(各一分)青蒿犀角各半两)芒硝(三分)上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煎至六分。去滓。下地黄汁一合。食后温服

地黄饮

(出圣济总录

伤寒鼻衄

生地黄汁(二合二合)上搅匀。顿服。

加减柴胡汤

(出经验良方

伤寒鼻衄

柴胡(去芦八钱)半夏(姜制二钱半)黄芩(去心)人参(去芦)甘草(炙各三钱)加生熟地黄(共半两)上咀。每服二钱。水一盏半。生姜二片。枣一枚。煎至七分。去滓。

温服。大人倍加。煎服。

滑石汤

(出本事方)

伤寒衄血

上用滑石末。不以多少。饭丸如桐子大。每服十丸。微嚼破。新水咽下。立止。只用药末一钱。以饭少许。同嚼下。亦得。老幼皆可服。汤晦叔云。鼻衄者。当汗不汗所致。其血青黑时。不以多少。乃得止。且服温和药。以调其荣卫。才见血鲜。急以此药止之。

血溢汤治少阴病气厥者。

黄药(二两)甘草(炙一两)上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再服。

伤寒鼻衄。肺间有余热故也。血因热自止。不止。用此方。

牡蛎(二两半)石膏(一两六钱)上治下筛。方寸匕。日三四。亦可丸如桐子大。

用治大病瘥后。小劳便鼻衄者。

苦参汤鼻。

苦参(三分)黄连(二两)栀子(二七枚破)大黄(一两)地黄(生干一两)上切。

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分再服。吾往年已疗数十人。无不瘥者。忌芜荑猪肉、冷水。

生地黄熟地黄枸杞地骨皮(各半两)白芍药当归(各一两)上为末。每服三钱重。冷半盏。调服

神效散

(出德生堂)

止血

胆矾上不以多少。碾为细末。苇管吹入鼻。血立住。

麻黄升麻汤

(出危氏方)

伤寒发热不停。血随气壅。俗谓红汗者。

麻黄(去节)升麻(各一两一分)黄芩芍药甘草石膏茯苓(各一两)上锉散

每服四钱。水一盏。生姜三片。煎热服。微汗解。

桂枝

(出危氏方)

伤风汗下不解。郁于经络。随气泄出。清血。或

清道用流入胃桂心白芍药甘草川芎蒌根上捣为锉散。每服四钱。水一盏半。姜三片。枣一枚。煎服。头痛。可加石膏

黄芩散

(出圣惠方)

伤寒上焦壅热。心神烦躁鼻衄不止。

黄芩(三分)川大黄(三分锉碎微炒)栀子仁(一分)犀角屑(三分)石膏(三分)羚羊角(半两)蓝菜(三分)川朴硝(一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上件。捣筛为散。

每服五钱。水一大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以瘥为度。

黄连散

(出圣惠方)

伤寒心肺热毒鼻衄不止。或兼唾血

黄连(三分去须)黄芩(一两)栀子仁(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伏龙肝(二分)淡竹叶(一两)上件。捣筛为散。每服五钱。水一大盏。入生姜半分。煎至五分。去滓。

生地黄一合乱发灰一钱。搅匀。更煎三两沸。不计时候。温。顿服。以瘥为度。

艾叶汤

(出圣惠方)

伤寒衄血。及吐血。连日不绝。欲死。

艾叶(半两细锉炒微黄)生干地黄(半两)阿胶(一分杵研碎炒令黄燥为末)上件药。

都和匀。分为二服。水一中盏。煎至五分。去滓。下赤马通汁一合。搅令匀。不计时候。温服。以瘥为度。

羚羊角散

(出圣惠方)

伤寒衄血不止。宜服。

羚羊角屑(三分)犀角(二分)牛黄(一分研细)人参(半两去芦头白茯苓(一两)麦门冬(三分去心)黄(三分锉)栀子仁(三分)甘草(一两炙微赤锉)紫菀(三分去苗土)丹参(半两)玄参(三分)上件。捣筛为散。每服五钱。水一大盏。煎至五分。

去滓。

入牛

升麻散

(出圣惠方)

伤寒鼻衄不止。头痛壮热

升麻(一两)青蒿(半两)犀角屑(半两)鸡苏茎叶(一两)麦门冬(一两去心)川朴硝(三分)上件。捣筛为散。每服四钱。水一中盏。煎至五分。去滓。下地黄汁一合

更煎一两沸。不计时候。温温服之。

刺蓟散

(出圣惠方)

伤寒鼻衄不止。兼唾血

刺蓟(一两)黄连(三分去须)黄芩(一两)栀子仁(三分)乱发灰(一分)紫苏茎叶(半两)阿胶(二两研杵炒令黄燥)甘草(三分炙微赤)羚羊角屑(三分)上件。

捣筛为散。每服五钱。水一大盏。煎至五分。去滓。下地黄汁生姜汁各半两。和令匀。不计时候服之。以瘥为度。

生干地黄散

(出圣惠方)

伤寒发汗。而汗不快。致内有蓄热。及鼻衄血不

尽。内有余血者生干地黄(四两)赤芍药(一两)牡丹(二两)犀角屑(一两)黄芩(一两)茜根(一两)上为散。每服五钱。水一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飞雪汤

(出圣惠方)

伤寒衄血数升不住者。

麻黄(三两去根节)石膏(三两研碎)芫花(一两)川大黄(二两)上件药。

都切。水一斗半。煮取七升。放冷。披发仰卧。以淋其面。血即住。

苦参散

(出圣惠方)

伤寒鼻衄血。

苦参(三两锉)黄连(二两去须)栀子仁(二七枚)川大黄(一两锉碎微炒)生干地黄(一两)石榴花(半两微炒)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五钱。水一中盏。煎至五分。去滓。

蒲黄散

(出圣惠方)

伤寒鼻衄不止。心胸烦闷。

蒲黄(三分)犀角屑(半两)子芩(三分)紫苏茎叶(半两)侧柏叶(半两)甘草(一分炙微赤锉)上为粗散。每服五钱。水一大盏。煎至六分。去滓。以伏龙肝半两。水搅。

取清一合。相合令匀。不计时候。分为二服。以瘥为度。

又方

(一名鸡苏散出圣惠方)甘草(一两炙微赤锉)鸡苏茎叶(一两)淡竹叶(一握)上件药。捣碎。水一大盏半。

煎至八分。去滓。不计时候。分为二服。以瘥为度。

伤寒衄血不止。

(出圣惠方)阿胶(一两杵碎炒令黄燥)贝母(半两煨令微黄)上捣罗为散。每服不计时候。以温水调下一钱。

又方

(出圣惠方)赤马粪(半两烧为灰)石耳(半两)龙骨(半两)上捣罗为散。更研令极细。取少许吹入鼻内。未定。相续用之。

伤寒口鼻俱出血。可及三五升。宜服此方。

(出圣惠方)乱发灰(半两)伏龙肝(一两)上件药。同研令细。每服不计时候。以新汲水调下二钱。

顿服。以瘥为度。

鸡冠花散

(出圣惠方)

伤寒鼻衄不止。

鸡冠花(一两)麝香(一分细研)上件。细罗为散。与麝香同研。以生地黄一合

冷水半盏。搅令匀。不计时候。调下二钱。频服。以瘥为度。

伤寒胸膈间有余热。衄血不止。

(出圣惠方)牡蛎(二两烧为粉)石膏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服不计时候。以生姜汤调下二钱。

频服。以瘥为度。

刺蓟散

(出圣惠方)

伤寒毒瓦斯热盛。鼻衄不止。

刺蓟(半两)土瓜根(半两)子芩(半两)腊面(一分)麝香(半钱研)上件药。为细散。入麝香。研令匀。每服不计时候。以冷水调下二钱。以瘥为度。

黄药散

(出圣惠方)

伤寒鼻衄。可及一斗以来。不止方。

黄药(一两)上捣细罗为散。每服不计时候。以新汲水调下二钱。

犀角地黄汤

(出鲍氏方)

鼻衄伤寒阳气重。不得汗。或姜附侵于阴者。

芍药(七钱半)生地黄(八两)牡丹皮(一两)犀角屑(一两或升麻代)上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大盏。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桃仁承气汤

(出德生堂)

伤寒鼻口出血。及大便秘结小便黑赤如血。此小

腹中有瘀血枳实(一钱)浓朴(二钱)桃仁(二十四个去皮尖切碎)大黄(三钱另研下)上咀。

如法修制。作一服。水盏半。煎一盏。却下大黄末。每二三沸。去滓。温服大便内下黑白血粪。为愈。此下之重剂

又方止血

(出德生堂)上用山栀子乱头发。烧灰。研为细末。吹入鼻。愈。

伤寒热毒瓦斯攻于肝心两脏。毒瓦斯烦盛。上冲于肺。血随气逆。鼻中衄血。口中吐

血。甚则耳中眼中皆有血出。

(出护命方)杏仁贝母(去心)射干连翘牡丹皮(去心)羌活玄参黄芩山栀大黄升麻荆芥硝石麦门冬(去心各一分)郁金(三枚)牵牛(一两)麻黄(去根半两)上细杵。罗为末。每服四钱。以水一盏半。同煎一两沸。便泻出。食后临卧。去滓。徐徐吃。

不要炼。炼过即无验。

黄芩芍药汤

(出活人书)

伤寒衄血

黄芩(三分)芍药甘草(各半两)上为粗末。每服三钱。水一盏。煎至六分。去滓。

温服

治大病瘥后。小劳便鼻衄

(出肘后方)牡蛎十方味咸平。微寒毒贝母为之使。得甘草牛膝远志、蛇床、良姜麻黄吴茱萸辛夷为之助。用东流水煮过。火烧令通赤。同捣末。方寸匕。日三四。亦可丸。

梧桐大。服之。

  伤寒后热毒攻眼(附论)


五脏六腑精气。皆上注于目。诸脉所属也。伤寒瘥后。余毒未尽。内乘于肝。邪热上冲。血脉壅滞。故令眼目赤痛。甚者成疮。或生翳膜。毒障瞳仁。治宜凉肝经。以消热毒

目者。脏腑精华。肝之外候也。伤寒热毒拥滞。熏蒸于肝。上攻于目。则令目赤肿痛。若毒瓦斯盛者。眼生翳膜。又肝开窍于目。肝气虚热。上冲于目。故目赤痛。重者。生疮翳白膜息肉。

麦门冬散

(出圣惠方)

伤寒热毒瓦斯攻眼。昏暗及有热泪下涩痛。渐渐至

重。

麦门冬(去心)羚羊角屑(防风(去芦头决明子甘草(炙微赤锉各一两)赤茯苓赤芍药蕤仁地骨皮(各半两)上捣筛为散。每服五钱。水一大盏。煎至五分。去滓。

伤寒热毒瓦斯攻眼。赤涩浮翳。宜服。

(出圣惠方)川升麻川朴硝(各一两)黄芩甘草(炙微赤锉各三分)上捣筛为散。每服五钱。

水一盏。入竹叶三七片。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一方有黄连

蕤仁散

(出圣惠方)

伤寒热毒攻眼。障翳赤肿。

蕤仁漏芦黄芩犀角连翘甘草(炙微赤锉)川升麻大黄(锉碎微炒各一两)栀子枳实(麸炒微黄各半两)上捣筛。每服五钱。水一大盏。入竹叶三七片。

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柴胡散

(出圣惠方)

伤寒热毒攻眼。障翳。赤涩疼痛。

柴胡(去苗)地骨皮黄芩甘菊花(各三分)玄胡索(半两)石膏(一两)甘草(炙微赤锉)羌活防风(去芦头各半两)川朴硝(一两半)上捣筛为散。每服五钱。水一大盏。入竹叶三七片。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一方有玄参。无玄胡索

羚羊角散

(出圣惠方)

伤寒热毒瓦斯攻眼。赤涩。昏暗疼痛。

羚羊角决明子羌活石膏柴胡(去苗)黄芩人参(去芦头)川大黄(锉碎微炒以上各一两)栀子仁(半两)上为散。每服五钱。水一大盏。入竹叶三七片。

煎至五

黄芩散

(出圣惠方)

伤寒热毒瓦斯攻眼。翳膜赤肿。

黄芩黄连(去须)决明子玄参柴胡(去苗以上各一两)上为散。每服五钱。

水一大盏。入竹叶三七片。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秦皮散

(出圣惠方)

伤寒热毒攻眼。忽生赤翳疼痛。不可视明。或眼外浮

肿。

秦皮前胡(去芦头蕤仁黄芩升麻赤芍药枳壳(麸炒微黄去瓤)甘草(炙微赤锉各一两)栀子仁(半两)川大黄(锉碎微炒)川芒硝(各二两)上为粗散。

每服五钱。水一大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之。

石膏散

(出圣惠方)

伤寒未解。热毒瓦斯上冲头痛目赤涩。

石膏柴胡(去苗各一两)葛根(锉)赤芍药黄芩栀子仁(各半两)甘草(一分炙微赤锉)上为散。每服四钱。水一中盏。入姜半分。葱白二茎。五十粒。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决明子散

(出圣惠方)

伤寒热毒瓦斯攻眼。生赤脉白翳。涩痛不可忍。

决明子升麻黄柏(锉)秦皮芒硝(各一两)蕤仁(半两)黄连(一两半去须)甘草(半两炙微赤锉)上粗罗为散。每服五钱。水一中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

温服

升麻散

(出圣惠方)

伤寒热毒攻眼。生翳。

升麻黄芩(各一两)黄连(去须)青葙子甘草(炙微赤锉各三分)川芒硝(一两)上粗罗为散。每服五钱。水一大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青葙子丸

(出圣惠方)

伤寒热毒攻眼。赤痛。兼有翳晕。

青葙子大黄(锉碎微炒)黄连(去须)黄芩升麻栀子仁(以上各一两)兔肝(三分微炙)川朴硝(二两)苦参(三分)上为末。炼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计时候。

伤寒热毒瓦斯攻眼。生赤白翳。宜服此方。

(出圣惠方)用乌贼鱼骨一两。不用大皮。为细散。入少许龙脑。更研令细。日三四度。取少许点眼

伤寒大病后。热毒瓦斯攻眼。

(出圣惠方)用露蜂房二两。以水三盏。煎至二盏。去滓。放温。洗点三五度。

伤寒热毒瓦斯攻眼。生翳。

(出圣惠方)用三七粒。烧为灰。细研如粉。以少许点翳上。日三四度。瘥。一方为末。以管吹入鼻中。

羚羊角汤

(出圣济总录

伤寒后。热毒瓦斯壅。攻冲眼目。昏暗疼痛。

羚羊角决明子羌活(去芦头石膏(碎各一两)柴胡(去苗)黄芩(去黑心)人参(各半两)上粗捣筛。每服三钱。水一盏。入竹叶三七片。煎至六分。去滓。

温服。早晚食后各一。

黄连汤

(出圣济总录

伤寒后。毒瓦斯上攻。眼生浮翳。赤痛。

黄连(去须)黄芩(去黑心)升麻(各三两)甘草(炙三分)朴硝(研半两)上粗捣筛。每服三钱。水一盏。入竹叶三七片。煎至六分。去滓。温服。早晚食后各一。

连翘汤

(出圣济总录

伤寒后。毒瓦斯上攻。眼目赤痛。及生障翳。

连翘漏芦(去芦头黄连(去须)升麻麻黄(去根节各二两)白蔹(一两)大黄(锉炒半两)甘草(炙锉)朴硝(各三分)上粗捣筛。每服三钱。水一盏。入竹叶三七片。

煎至

地肤子丸

(出圣济总录

伤寒热病后眼目诸疾。

地肤子决明子沙参羚羊角菊花秦皮枳壳(去瓤麸炒)大黄(锉碎以上各一两)上为末。炼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后。温水下二十丸。

决明丸

(出圣济总录

伤寒后。眼目昏暗。生疮赤痛。

石决明黄连(去须)车前子细辛(去苗叶)枳壳(去瓤麸炒各一两)栀子大黄(锉炒)黄芩(去黑心)羚羊角屑(各半两)上为末。炼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后。煎竹

麦门冬丸

(出圣济总录

伤寒热病后。眼暗有翳。赤涩疼痛。

麦门冬(去心)泽泻茺蔚子枸杞子干地黄(焙)枳壳(去瓤麸炒)石决明(锉净)黄连(去须以上各一两)细辛(去苗叶半两)上为末。炼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后。米饭下二十丸。

犀角汤

(出圣济总录

伤寒后。肝气实。目中碜痛。或生翳晕。

犀角屑(三分)瞿麦穗黄芩(去黑心)黄连(去须)木通(锉)栀子大黄(锉炒)车前子(各半两)人参(一两)上粗捣筛。每服三钱。入竹叶三七片。煎至六分。去滓。

温服。早晚食后各一。

洗眼秦皮汤

(出圣济总录

伤寒后。热气上冲。目生疮翳。

秦皮(一分)竹叶(一把)防风(去叉)菊花葳蕤(各半两)蕤仁(去壳研一分)甘草(生用三分)上粗捣筛。都用水二升。煮取一升。绵滤去滓。放温洗眼。不拘时。

防风汤

(出圣济总录

伤寒后。肝虚目暗。视物不明。或见黑花。

防风(去叉)芎甘草(炙锉)人参茯神(去木)独活前胡(去芦头各一两)细辛(去苗叶)菊花(各半两)上粗捣筛。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滓。温服

早晚食后各一。

漏芦连翘汤

(出千金方

伤寒热毒。变作赤色痈疽丹疹肿毒。及眼赤痛。生

障翳。悉主之漏芦黄连黄芩麻黄(去节)白蔹升麻甘草(炙各二两)大黄(切)枳实(炙各三两)上切。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分三服。相去二食顷。更服。热甚者。可加芒硝二两。忌海藻菘菜等物。

秦皮汤治毒病冲眼。忽生赤翳。或白。或肤肿起。或赤痛。不得视光。痛入肝

心。或眼外秦皮前胡常山黄芩升麻芍药白蔹枳实(炙)甘草(炙以上各二两)大黄(二两)上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二服。相去二食顷。更服。若盛热者。可加芒硝二两。

秦皮

(出圣惠方)

伤寒病。热毒瓦斯入眼。生赤脉赤膜。白肤白翳者。及赤

痛。不得见光秦皮升麻黄连(各一两)上切。以水洗去尘。用水四升。煮取二升半。冷之。分用三合。仰眼。以绵绕箸头。取汤以滴眼中。如屋漏状。尽三合止。须臾复用。日五六遍。乃佳。忌猪肉、冷水。

又方

(出圣惠方)用冷水渍清布。以掩目。

伤寒热毒在肝。善怒筋脉疼痛。神昏不欲见人。两胁胀满。不思饮食。诊其

脉。左手关薄荷荆芥羌活独活山栀黄芩牡丹皮连翘大黄(各一两)硝石(四铢)牵牛(一两半)半夏(二铢)上件药。除牵牛半夏硝石三味。独作一处杵。所余众药。

只合作一处杵。每服六钱。众药末四钱。牵牛等末二钱。以水一盏半。先煎汤令服。方入众药末四钱。葱三枝。煎一沸。急漏泻。取汁一盏。调下牵牛等末。食后和滓服。

  伤寒咽喉痛(附论)


伤寒过经而不愈。脉反沉迟。手足厥逆者。此为下部脉不至。阴阳隔绝。邪中于足少阴之经。毒瓦斯上熏。故咽喉或痛而生疮也。伤寒咽喉痛者。少阴受邪。邪毒壅遏于上焦。微则咽喉痛。甚则痛而生疮。又伤寒过经邪热内盛。熏于上焦。令人咽喉肿痛。各随其证。

以法治之。

歌曰发斑唾血成阳毒。阴虚咽中必有疮。汗出阴阳俱紧涩。法当咽痛亡阳

又论曰。阴证者。少阴也。阴阳脉俱紧。主无汗。有汗者。曰亡阳。属少阴。法当咽痛也。治在自汗亡阳条。大抵咽痛甘桔汤猪肤汤。阴阳证皆可用也。证治论。口疮赤烂。

黄柏。咽汁。又升麻六物汤。又有非其时暴寒。伏于少阴之经。脉微弱。而咽痛。次必下利。古方谓之肾伤寒。先用半夏甘汤。次四逆汤。一二日当瘥。应少阴经伤寒皆谓肾伤寒也。亦多表里无热。但苦烦。愦默而极不欲见光明者。时腹痛。或脉沉细。旧用四顺汤

古人知其然而用。云肾病而体犹有热者。可服黄连龙骨汤。若已十余日。下利不止。手足彻冷。凡热证者。四顺汤诸方书中即不曾载。黄连龙骨汤。即于黄连鸡子汤。去鸡子。加龙骨半两也。四顺汤丸即理中汤丸中。加甘草一倍是也。咽喉痛。阴毒发成斑。肢冷。咽疮

肾着证脉紧无阳。咽亦痛。脉微。下利

又论云。咽喉不利。或痛或疮。谷不入而呕吐者。毒瓦斯上冲所致也。阳毒必然发斑。少阴四肢必冷。其有不利者。可与之甘桔汤半夏散。入甘草生姜。其不下利。或小便赤而去衣者。可与桔梗汤。入玄参枳壳。使大便通顺。则黑奥之毒泄矣。续以甘草生姜煎汤调之。甘草生姜解其毒也。肾病咽痛不利。身犹热者。未可用四顺汤。且与黄连龙骨汤

黄连鸡子汤。去鸡子。加龙骨汤。阳毒咽痛。发斑。吐脓血。脉洪数。用药有本条。各少阴咽痛咽疮。脉沉迟。厥冷。可吐利。又阴阳脉俱紧。反自汗。为无阳。法当咽痛。而复吐利。亦属少阴。并不可汗下重熨。汗出。以本粉敷之。咽痛。用甘桔汤猪肤汤。若沉冷甚者。半夏散通脉四逆。去芍药。加桔梗与之。咽痛通用甘桔汤上焦壅热。加枳壳前胡伤寒一证。乃非时暴寒中人。有伏于少阴之经。头疼腰痛。其脉微。若初咽痛。似伤寒。次必下利。非咽闭之比。咽痛半夏甘汤。即半夏散是也。下利四逆汤。或四顺汤主之。证治论。口疮赤烂。用黄柏一宿。取汁含。热用升麻六物汤。咽中闭塞。乌扇伤寒六七日。大下之。寸脉沉迟。尺脉不至。咽喉不利唾脓血。手足厥。利不止者。难治。麻黄升麻汤

咽喉痛。有阴阳二证。脉浮数。面赤斑斑如锦纹咽喉痛。唾脓血者。此阳证也。脉沉迟。手足厥冷。或吐利而咽中痛。此少阴证也。病源云。此为下部脉都不至。阴阳隔绝。

邪客于足少阴之络。毒上冲。故咽喉不利。或痛而生疮也。伤寒脉阴阳俱紧。反汗出者。亡阳也。此属少阴。法当咽痛。而复吐利。此候汗下重熨。俱不可。汗出者。以本粉敷之。

咽喉痛者。甘草汤桔梗汤猪肤汤。半夏散通脉四逆。去芍药。加桔梗汤麻黄升麻汤

可选而用之。又有伏气之病。谓非时有暴寒中人。伏气于少阴经。始不觉病。旬月乃发。脉微弱。法先咽痛。似伤寒。非喉痹之病。次必下利。始用半夏甘汤。次四逆散主之。此病只一二日便瘥。古方谓之肾伤寒也。

射干散

(出圣惠方)

伤寒毒瓦斯攻咽喉痛。心烦躁热。胸膈滞闷。大小便难

射干枳壳(麸炒微黄去瓤)川升麻马牙木通(锉)川大黄(锉碎微炒)玄参(各一两)犀角屑(三分)甘草(半两生用)上为散。每服四钱。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马蔺子散

(出圣惠方)

伤寒毒瓦斯攻咽喉。闭塞疼痛。不可忍。

马蔺子(微炒)地骨皮升麻黄芩犀角甘草(生用)大青(各半两)马牙硝(二令稠。

不计时候。取一匙。含咽津

木通散

(出圣惠方)

伤寒咽喉闭塞不通。小便赤涩。宜服。

木通(锉)羚羊角屑川升麻射干芦根(锉)甘草(生用各一两)赤芍药(半两)上为散。每服五钱。水一大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麦门冬散

(出圣惠方)

伤寒热毒在心脾。口舌干燥。咽喉肿痛

麦门冬(去心)川大黄(锉碎微炒)汉防己葛根(锉)滑石玄参木通(锉各半两)木香甘草(生用各一分)上为散。每服五钱。水一大盏。入生姜半分。葱白二茎。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升麻散

(出圣惠方)

伤寒心胸气壅。闭塞不通。咽喉疼痛。

升麻木通(锉)羚羊角前胡(去芦头桑根白皮(锉)川大黄(锉碎微炒各半两)马蔺根川朴硝(各一两)上为散。每服五钱。水一大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羚羊角散

(出圣惠方)

伤寒咽喉疼痛。心神烦闷。

羚羊角木通(锉)射干升麻地骨皮(各一两)芦根(锉三两)上为散。

每服五钱。水一大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伤寒经数日。胸中烦闷。咽喉噎塞痛。不能饮食。宜服。

(出圣惠方)射干升麻人参(去芦头各三分)甘草(生用)陈橘皮(汤浸去白瓤焙各半两)上为散。每服三钱。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桔梗散

(出圣惠方)

伤寒二三日咽喉痛。

桔梗(去芦头甘草(二两生用)苦参(半两锉)上为散。每服五钱。水一大盏。

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服。

硼砂丸

(出圣惠方)

伤寒舌紧强硬。黑色。咽喉闭塞肿痛。

硼砂马牙郁金苦葫芦子大黄(锉碎微炒)鼠粘子(微炒)白矾黄药栀子甘草(生用)黄芩(以上各半两)上为末。炼沙糖和丸。如鸡头实大。每服用绵裹。含化咽津。以瘥为度。

甘草散

(出圣惠方)

伤寒二三日。毒瓦斯攻咽喉肿痛

甘草(一两生用)川升麻射干(各半两)上细锉。以水三大盏。煎至二盏。去滓。

分为四服。日三服。夜一服。

苦酒汤

(出圣济总录

少阴病。中痛生疮。不能语言。声不出者。

半夏(十四枚汤洗七次切焙)生鸡子(一个)上将鸡子破壳去黄。入半夏在内。并苦酒鸡子壳。置剪刀环中。安火上。令三四沸。去滓。少少含咽之。不瘥。再作服。

半夏汤

(出活人书)

伏气之病。谓非时有暴寒中人。伏气于少阴经中。始不

觉病。旬月乃发。脉便微弱。法先咽痛。似伤寒。非咽之病。次必下利。如用半夏

甘草汤。又以四逆散主之。此病只二日便瘥。古方谓之肾伤寒。

半夏(汤洗七次切焙)(去粗皮)甘草(炙锉)上等分。粗捣筛。每服先以水一盏。

煎七沸。纳药两方寸匕。更煮三沸。下火放冷。少少咽之。用生姜二片同煎。

射干汤

(出圣济总录

伤寒咽喉闭塞痛。咳嗽多腥气。

射干木通(锉)升麻(各一两)桔梗玄参黄芩(去黑心)甘草(炙锉各三分)上粗捣筛。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食后温服

麦门冬汤

(出圣济总录

伤寒咽喉壅塞小便不通。气腹胀。口舌干燥。

麦门冬(去心焙)大黄(锉炒)防己玄参葛根木通(锉)青竹茹滑石(碎各半两)甘草(炙锉一分)木香(一分半)上粗捣。每服五钱。水一盏半。入生姜半分。

拍碎。

葱白五寸切。同煎至八分。去滓。食后温服

连翘散

(出圣济总录

伤寒热毒未解。咽喉壅塞。口内生疮。

连翘(半两)白药子(三分)丹参山栀子柴胡(去苗各半两)甘草(炙锉一分)恶实黄柏(去粗炙半两)上为细散。每服食后。用水调下二钱。日二服。

地黄煎

(出圣济总录

伤寒时气。肺热咳嗽咽喉痛。如有疮。

生地汁(半升)升麻玄参芍药柴胡(去苗各一两)贝母(去心三分)麦门冬(去心焙一两)竹叶(一握)白蜜(五两)上除地黄外。细锉。用水五大盏。煎至二盏。

去滓。下地黄汁。慢火煎成膏。每服半匙。不计时。咽津

玄参

(出圣济总录

伤寒咽喉痛。壅塞不通。口苦

玄参(锉碎一两)羚羊角升麻射干(各三分)芍药木通(锉各半两)上粗捣筛。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生姜半分。拍碎。同煎至八分。去滓。食后温服

茯苓汤

(出圣济总录

伤寒毒瓦斯上冲。喉中痛。闷塞不通。

赤茯苓(去黑皮半两)木通(锉三分)升麻羚羊角前胡(去芦头大黄(锉炒各半两)桑白皮(锉)马蔺根朴硝(各三分)上粗捣筛。每服三钱。水一盏。煎至六分。

牛黄散

(出圣济总录

伤寒咽喉痛。心中烦躁。舌上生疮。

牛黄(研)朴硝(研)甘草(炙锉各一两)升麻山栀子(去皮)芍药(各半两)上捣研为细散。同研令匀。每服一钱。食后。煎姜。放温调下。

犀角散

(出圣济总录

伤寒咽喉痛。口中干燥不止。

犀角黄连(去须)铅霜(研)栝蒌根郁金甘草(炙锉)桑根白皮(各半两)上为细散。并同研匀。每服食后。用去心麦门冬。熟水调下二钱。

大丸

(出圣济总录

伤寒脏腑发热毒瓦斯。及冲咽喉。壅塞急痛。

升麻(三两)甘草(生用)射干(各二两)上为末。入牛蒡汁。和杵数百下。丸如弹子大。每服绵裹一丸。含化咽津。不拘时。如和不成。入炼少许。

麻黄地骨

(出圣济总录

伤寒头痛身热咽喉壅塞。语声不出。

麻黄(去节三分)地骨皮玄参(各半两)五味子(三分)甘草(炙锉)干姜(炮各一分)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桔梗(炒)知母杏仁(去皮尖炒各半两)上锉如麻豆。

每服五钱。水一盏。煎至六分。去滓。食后温服

伤寒热病后。口干喜唾。咽痛

(出千金方大枣(二十枚)乌梅(十枚)上合捣。和。含如杏核大。咽其汁。甚验。

伤寒热病。喉中痛。闭塞不通。

(出活人书)生乌扇(切一斤)猪脂(一斤)上合煎成药。去滓。取如半鸡子大。薄绵裹之。纳喉中。

又方

(出千金方升麻芍药羚羊角(各三两)通草(四两)射干(二两)生芦根(切一斤)上咀。

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

附子丸伤寒毒攻咽喉肿毒。

附子(炮)藜芦(各等分)上为末。和丸。如梧桐子大一枚。饮下。含黄柏亦佳。

猪肉狸肉

一方

(出肘后方)

治毒瓦斯攻咽喉肿痛

上切商陆。炙令热。以布籍喉。以熨布上。冷复易。

一方

(出肘后方)上取真茹、爪甲、口中牙。小嚼汁。以渍喉。当微觉异。为佳。

络石散

(出圣惠方)

伤寒毒瓦斯攻咽喉痛。

络石玄参升麻射干子芩木通(锉各半两)甘草(一分生用)上为散。

每服四钱。水一盏。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之。

五拗散治感寒而语声不出。或至咽喉肿痛

麻黄(不去节)杏仁(不去皮尖)甘草(生用)桔梗荆芥穗(各等分)上咀。生姜三片。同煎。温咽服。咽喉痛甚者。煎熟后。加朴硝少许。


上一篇:伤寒门 下一篇:伤寒门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