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参考H5版入口

菜部


  韭


一名草钟乳壮阳草也。可以根分。可以子种。一岁三四割。八月开花成丛。九月生味辛涩。熟味甘酸。气温。入足厥阴经。主治心腹痼冷癖。生捣汁服。治胸痹刺如锥。吐出胸中恶血。甚验。主吐血唾血衄血尿血。妇人经脉逆行。打扑损伤。及膈噎病煮食。温中下气。归肾益阳。熏产妇血晕。洗肠痔脱肛。叶热根温。生则辛而散血。熟则而补中。为足厥阴肝之菜。素问心病宜食食鉴本草言归肾。乃肝之子母脏也。(濒捣汁澄清。和童尿饮之。能消胃脘瘀血。甚效。痰带血丝出。生童便二物合。加郁金研入。内服之。其血自清。又灌初生小儿。吐去恶水恶血。永无诸病。一贫叟病噎膈胸中刺痛。或令取汁入盐梅卤少许。细呷。得入渐加。忽吐稠涎数升而愈。反胃。用汁二杯。入姜汁牛乳各一杯。细细温服。盖汁消血。姜汁消痰。牛乳润燥补虚而解热也。一人腊月饮刮剁三杯。自后食必屈曲下膈。硬涩微痛。右脉甚涩。关脉沉。此污血在胃脘之口。

气因郁而成痰。隘塞食道也。以汁半盏。细细致死血留于胃口而成者。宜加桔梗入药中。开提气血。(丹溪)肾气五苓散为丸。空心。茴香汤下。以性兼能散胃口血滞也。消渴引饮。苗炒。或作羹。勿入盐。入无妨。吃至十斤。即住。极效。过清明勿吃。脱斤切。以拌。炒熟。绵裹作二包。更互熨之。以入为度。痔疮作痛。用洗汤盆盛。以器盖之。留一孔。乘热坐孔上。先熏后洗。数次。自然脱体。

〔论〕味辛为阳。肝喜辛者。媾于金而上承乎阳。还以达阴也。酸为阴。肺喜酸者。媾于木上即则于肾

味辛甘。气温。阳也。能入厥阴。补下焦肝及命门之不足。治梦中泄精。并溺血。疗便频数遗尿。女人白淫白带三因方治下元虚冷。小便不禁。或成白浊。有家韭子丸。茎不痿。精流不住。时如针刺。捏之则痛。病名强中。乃肾滞漏疾也。用韭子破故纸各一两为末。每服三钱。水一盏。煎服。日三。按韭子主治强中。乃下焦元阳虚而有滞以为漏者。

上焦辛甘施化。是以奏功。若阴虚为病。则慎之。

〔论〕夫叶辛矣。最后有微酸。生用绝无甘。若韭子则结于季秋禀金气之专。已无酸味。

肺所不归所以者。中渎之府。水道出焉。肝固主。然已包举于三焦之中。下焦卫气。能化水而出。即能约三多食能昏人神。最为养性所忌。胃气虚而有热者。勿服。(仲淳)韭黄。未出于土者。其气抑郁。食之滞气花。食之动风。

  薤


类。一名(音叫)子叶似而阔。多白而无实。有赤白二种。白者补而美。赤者苦而无味。

味辛苦。气温。性滑。温中散结气。调中补不足。治胸痹刺痛。止久痢冷泄。及泄痢下重。能治下焦阳明气滞。并少阴病厥逆泄痢。与同捣。涂汤火疮。甚速。与妇饮。易产。

之。

喘急七即已。

〔论〕薤八月栽根。禀金气以生。自正月分种。二月开花。五月叶青则掘之。否则肉不满。

散结而

  白芥子


生太原河东。叶如而白。(藏器)八九月下种。冬生可食。至春茎高二三尺。其叶而有丫。其茎中空性脆。三月开黄花。结角。其子大如粱米。黄白色。一种茎大而中实者其子亦大。虽是类。迥然别种也。(濒湖)气味辛温。主发汗辟恶。疗胸膈痰上气。面目黄赤。除暴风毒肿。流入四肢疼痛。利气豁节诸子。

和。涂丸。防〔论〕白芥秋深下种。生于冬。而长于春。若以归藏之时为茁出。以萌芽之候为长养。

故至斯以告成功。所以一切主治。大能于凝结之患而得开发。于逆上之穷而得降折。二者可分任。亦可合奏。如求其所因。而适其主辅之宜。讵止豁痰利气。尽其功哉。缪氏云。能搜剔内外痰结。及胸膈寒冷痰涎壅塞者。然肺经有热。与阴火虚炎。咳嗽生痰者。法在所忌。茎叶煮食动风动气。有疮疡痔疾便血者。忌之。

〔辨治〕他芥子大如苏子而色紫。此品大如粱米而色黄白。碾用。

  莱菔


菘菜也。似蔓菁而稍大。种菘不宜于北。犹蔓菁不宜于南。今则南北俱有。性喜烧土。随地可植。夏末布种。秋末刈苗。冬末采根。春末抽薹。开紫碧花。夏初结子。圆长不等。遂可布种。根色有红白。形有大小长短不同。(核)有两种。一种八月布。秋冬之交即可亦

气味辛甘。叶味辛苦。气温平。生啖或捣汁饮之。止消渴宽中。去邪热气。疗鼻衄。制面毒。解毒。同地黄食。涩营卫。令人发白。属土而有金与水。生者下气。熟食则辛散味去咸辅绝妙并以汁

味辛甘。气平。生用主吐风痰。发疮疹。炒熟。下气定喘。治嗽消食。除胀利大小便

气痛。下痢后重。治痰有推墙倒壁之功。(丹溪)宣吐风痰萝卜子半升。擂细。水滤取汁萝卜子急。萝高年气喘萝卜子炒。碾末。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白汤下。风秘气秘萝卜子擂水。和皂荚末二钱服。立通。气胀莱菔子研。以水滤汁。浸缩砂一两。一。又浸又炒。凡七次。为末。每米饮服一钱。如神。胀满证甚者。加莱菔子炒一钱。面食伤。尤宜用。

〔论〕莱菔布种于夏。而归根于冬。抽苗于春。而结子于夏。其根禀火土之气。历金而宿于生则水气。历木令而聚精于生用则金益火之势。故有痰则用生。凡炒用者。杀以气行则痰化乎。讵知身至液不化血而凝痰。

缪氏。其子消痰下气更速。凡虚弱人忌之。

  葫


自胡地来。一名大蒜小蒜根茎俱小而瓣少。其味辣甚。大蒜茎大瓣多。辛而带甘。

皆八月种。春食苗。夏初食薹。五月食根。八月收种。

味辛气温。熏烈有毒。入太阴阳明经。主治归五脏。通达走窍。行诸气。去寒湿。破冷气

汁饮。

贴两足疗头风眠卧不痈疽发背

约百壮为率易合。一举而便成自脱。其效如数日即愈。寒疟冷甚妙。关格胀满张。不语。用大地。以蒜逐个于蚕。研末。入鼻〔论〕别录本草。首言大蒜五脏。达诸窍。为其本阳而归阴。以致其气化之阳。独有殊效而反产后阳以归之和。

热邪之濒湖云。散气助火。伤肺损目昏神。伐性之害。人多荏苒受之。仲淳言。凡肺胃有热。

肾伤

  姜


生姜

辛而甘温。气味俱浓。浮而升。阳也。行阳散滞。辟恶祛邪。入肺。开胃。止呕乃气逆不散。生姜行阳散气)消痰(兼温中去湿。开豁冲散之功。)下气。开五脏六腑。通四肢关节。归五脏。除风邪寒热。并咳逆上气。久服通神明。生和半和杏仁泥。煎成膏。水调不能下食。浸汁点赤眼辛温益脾胃元气。温中脾胃之气温和健运。则露清湿之气。及山岚不正童便服。立可解散。盖下两。捣自然汁一杯。露一升。煎熟。食尽愈。干呕厥取四合。连渣呷之。又杀腹合洗。水五升。煮一升。

〔论〕凡物皆有表里。与人身无二。生姜味辛。留皮者入肺而开胃。肺胃合而阳气乃行。

故表

干生姜

乃留皮自干者。与生姜之用不殊。但不润。可入丸散。较之干姜则不热。

干姜

造法。取生者水淹三日。去皮。置流水中六日。更刮去皮。晒干。置磁瓮中酿三日。

色乃成。姜留皮则冷。去皮则热。非皮性本冷也。盖留皮则行表而热去。去皮则守中而热耳。(丹溪)。

气味生辛炮苦。气薄味浓。半沉半浮。可升可降。阳中阴也。为心脾二经气分药。洁古云。

寒嗽治下用补之寒气

守中者。除赤石脂温肺

溪)生。同辛温以热。同地芍榆瓜。治霍乱胀苓术贝母。治脾胃虚弱

铫溶化。和丸一钱二分。水豆大。每米饮一钱。米饮下神效〔论〕姜之味辛。辛者金也。然以四月种。五月苗。至秋社前后新芽顿长。秋分采芽。

柔叶全火府属金。

炮。犹未气为火之灵存。人但知用亦须假此守先哲隐而未有坎。肺更得其血乃成。所姜以止唾血痢乃和。是固妙以去皮而由中黑与不黑之异化热。因以伤未可混投也。

中气虚冷。

多用则耗散元气。须生甘草以缓之。(东垣)服干姜以治中者。必僭上。不可不知。(海藏)干

  胡荽


一名芫荽

根叶

气味辛温。微毒。入足太阴阳明经。辛香走窜。内通心脾。下及肠胃。外达四肢。

一切不正之气。疗痧疹痘疮不出。治消谷。通心窍。利大小肠。通小肠气。诸疮皆属心营血内摄于脾。心脾之气。得芳香则营运。得臭恶则壅滞。故痘疹不快。用胡荽酒喷之。

恶气。床帐上下左右。皆宜挂之。以御汗气胡臭天癸淫佚诸气。若儿虚弱。及天时阴用此最妙。如儿壮实。及春夏晴暖。加以曲助虐。益火聚热。变成黑陷矣。不可不慎湖)胡荽金气多。火气少。故辛香气温微毒。(仲淳)痘疹不快。胡荽二两切。以二盏。煎沸沃之。盖定。勿令泄气。候冷去渣。微微含喷。从项背至足令遍。勿喷头面。

芫荽子

味辛酸。气平。炒用。能发痘疹。杀鱼腥。痔漏脱肛胡荽子一升。粟糠一升。乳许。以小口瓶烧烟熏之。

缪氏。气虚人不宜食。痘疹出不快。非风寒外侵秽恶气触者。不宜用。

  茴香


宁夏出者。大如麦粒。轻而有细棱。为大茴香。他产小者。为小茴香。自番舶来大如柏实。裂成八瓣。瓣核如豆。褐色味甜。曰八角茴香。即舶茴香

气味辛香。大甘微苦。性温。阳也。浮也。入胃肾二经。兼入心小肠膀胱经开胃下气。止呕吐。暖丹田。为补命门不足之药。主膀胱冷气痛。及小肠气。并肾劳阴痛少腹痛。方书治腰腹胁痛泄泻积聚伤饮虚劳咳喘呃逆诸逆冲上恶寒水肿霍乱香港脚滞下小便阳治膀胱相合。

辛温。又古方治疝。多下咽。六腑为炒茴香。得川霍乱腹痛吐同研煎汤。调五炙糯米糕蘸食渐至心下。

睡而不寐

肝疝也。肝三月安。

一两。(炒。候黑服三钱。入羊石子不得作声。小便大利用五苓之义推之。肾腰痛如刺。八角茴香茴香小茴香各三钱痛。舶茴香杏仁各痛。茴香晚蚕沙小茴香末各一两如梧子大。每服五钱。盐调服。神〔论〕茴香本宿根。深冬生苗。卢氏所谓回阳于剥之时。正东垣所云补命门不足也。其味始阳。此于火腑乃反其始小肠之脉下睾肿大。谓本主上焦阳以透寒水之越胃阳之合即太阴阳明水也哉。其又入所谓上下经之通之气畅。而疝有湿热。不宜用。不热。是初起即宜用之矣。

阳虚。就外淫论。固未有至阴中之阳转郁。遂病经以责效哉。又此味所疗如腰痛泄泻积聚虚劳腹痛诸证。亦藉其致火于水。

以益肾中之元阳。第与附子补阳除湿凡胃肾多火。阳道数举。得热则呕者。勿服。(仲淳)小肠膀胱有热者。投之增疾。小性平〔修治〕隔纸焙燥。研极细。八角者亦同此治。得良。上行宜炒黄。下行盐水炒用。

  茄


入药多用黄茄。其余惟可作菜茄耳。(颂)

茄子

气味甘寒。主治散血止痛。消肿宽肠。(濒湖)茄属土。故甘而喜降。大肠易动者。忌之。(丹溪)老黄。治乳头裂。茄根煮汤。渍冻疮。折蒂烧灰。治口疮。俱获奇效。皆甘以缓水。取冷。筋即入丸。

罐子

烧灰。治口齿疮。米饮调灰服二钱。治肠风下血不止。及血痔。生切。擦癜风。治癜风白者。用白茄蒂。紫者。用紫茄蒂。蘸硫附末掺之。取其散血也。(濒湖)鲜茄蒂首乌

根及枯茎叶

主治中风寒湿诸证。鹤膝风疠风。散血消肿。治血淋下血血痢阴挺。齿口皴裂。煮汤渍之良。女阴挺出。茄根烧存性。为末。油调。用纸卷筒入内。一日一生蕈。用漱口。以茄母烧灰。飞盐等分米醋调稀。时时擦之。血淋疼痛。茄叶每服二钱。温盐汤下。隔年者尤佳。牙齿痛。陈茄树烧灰敷之。先以露蜂茄杆烧灰淋汁。和入桑等药。治诸痈肿疔疮有效。(仲淳)〔论〕茄之气味甘寒。丹溪谓其属土。但黄熟在于九月。业已禀金气之深。故又谓其喜降也后液中风修治〕宜于九月黄熟时收取。洗净。阴干用。

  马齿苋


叶大者。不堪入药。小者。节叶间有水银。然用之亦须去茎。茎固无效也。以又名长命菜

味酸。气寒。性更寒滑。主治散血消肿。利肠解毒。疗破伤风。多年恶疮。百方不瘥。

或痛取马热淋烧存性地丁〔论〕马齿苋本金中含水。(叶有水银。且难得燥。)却有酸味。是金媾于木也。入血脏而散

  薯蓣


一名山药。干者佳。唐避代宗讳。改蓣为薯药。宋避英宗讳。改薯为山药。熟则湿则滑。惟干实者入药。必以冀州所产为胜。

根味甘。气平。入手足太经阴。补脾肺之气。主治伤中。补虚羸。除烦热。补心气不足。

养毒性凉补肝泄等分即散〔论〕薯蓣味甘。甘益中土。所取者根。其质白色。是味之归形者。肺金也。其气温而兼平之气阴易益。

为补至于中外乎手矣。

不宜与面同食。(仲淳)〔修治〕六味丸。取山药由肺入肾以达茯苓泽泻之用。修合时。但微火烘干。如以理脾。

  苦瓠


一名苦匏。即苦壶卢。凡用须择细理莹净无翳者。乃佳。不尔有毒。

瓤及子

气味苦寒。有毒。治大水面目四肢浮肿。及黄胆肿满。利石淋。疗小便不通。治偏通鼻塞。黄胆肿满。苦壶卢瓤如大枣许。以童便二合。浸之一时。取两酸枣大。纳两深吸气。待黄水出良。大水胀满。头面洪大。用莹净苦瓠白瓤。捻如豆粒。以面裹煮空心服七枚。至午当出水一斗。二日水自出不止。大瘦乃瘥。二年内忌咸物。石水腹肿肢皆削瘦。用苦瓠膜炒一两。杏仁半两炒去皮尖。为末。糊丸小豆大。每饮下十丸。日水下止。小便不通。胀急者。苦瓠子三十枚炒。蝼蛄三个焙。为末。每冷水服一钱。风痛。苦壶膜取汁。以苇管灌入鼻中。其气上冲脑门。须臾恶涎流下。其病立愈。除根。

昏晕为疑。干者浸汁亦效。其子为末。吹入亦效。年久头风皆愈。肉血翳。秋取小柄或小药壶卢阴干。于紧小处锯断。内挖一小孔。如眼孔大。将眼皮上下挣开。取壶定。初虽甚痛苦。然瘀肉血翳皆渐下。不伤睛也。

〔论〕壶卢有甘苦二种。甘者大。苦者小。其质白色。而花亦白。但甘平与苦寒。味绝不同华而如何故本经专主治水。而仲景治皮水用之。苏恭利石淋。及小便不通。皆用之。至方书又以治头风鼻塞。所云惟苦至地。何以更能上行乎。曰。此正肺金气化。能与足太阳合化之元机也。阳虽自下而上。然天气之自上而下者。则心肺主之。即如纳鼻吸气以治黄胆肿满。取汁灌鼻以愈风痰头痛。此非从上气化。而合于下之水化者乎。其化血化痰饮等治。非皆水中气化。得火金之合。而无留碍者乎。夫足太阳之脉。直者入络脑。而肺气迫于鼻。足阳明之起于鼻者交中。旁纳太阳之脉。是手太阴足太阳由上而合下以化者。固足征也。经曰。肺和则鼻能知香臭。又曰。五气入鼻。藏于心肺。心肺有病。鼻为之不利。夫心主五臭。何以属之肺。五气入鼻。又何以不专藏于肺。皆以金之不得离火故也。东垣谓金生于己。亦此义耳。

  白冬瓜


经霜后。皮上白如粉涂。方可用。九月弗食。令人反胃

味甘。气微寒。性走而急。热者食之佳。冷者食之瘦人。煮食练五脏。为其下气故也。主治小腹水胀。利小便。止渴。消热毒痈肿。凡患发背及一切痈疽者。削一大块置疮上。热则易之。分散热毒瓦斯。甚良。(宗)水肿食治方。白冬瓜不限多少。任食之。又鲤鱼一头。重一瓤片后亦

气味甘平。治心经蕴热。小水淋痛。并鼻面如麻豆。疼痛黄水出。疗肠痈。主腹内结茹枇儿慢〔论〕苦瓠冬瓜行水。而苦瓠宣阳。冬瓜达阴。何则。冬瓜以三月生苗。直至六七月开而水致阴冬瓜脏腑有热者。宜之。若虚寒肾冷。久病泄滑阴虚者。不得食。(仲淳)〔修治〕入药须霜后采取。置之候用。收瓜忌麝香糯米。触之必烂。

  木耳


朽木上湿热余气所生。古槐桑树上最良。柘木次之。余树生者。不宜用。(权)其必随各木之性。不可不审。(濒湖)

桑耳

气味甘平。主女子崩中带下止血肠风泻血。其性凉血。故能止血。(文清)木耳得分。

槐耳

气味苦辛平。主五痔脱肛下血肠痔下血槐耳为末。饮服方寸匕。日三。脏毒槐耳烧二两。干膝烧一两。为末。每服一钱。温下。

柘耳

主治肺痈肺痈咳唾。脓血腥臭。不问脓成未成。用一两研末。同百齿霜。(即梳垢二钱。糊丸梧子大。米饮下三十丸。捷效。

仲景云。木耳赤色及仰生者。并不可食。藏器云。恶蛇虫从木耳下过者。采归色变者。

夜视瓜

  芸姜


即今油菜。九十月下种生叶。冬春采苔心为茹。三月便老不可食。开花结子。皆炒过榨油。燃灯甚明。

茎叶

气味辛凉。治风游丹肿。(人体忽然变赤。如丹之状。谓之丹毒。或发手足。或发腹如手大。皆风热恶毒所为。)腰脚。破症瘕结血。疗产后血风及瘀血。并乳痈。捣叶子吹奶。(诸本草)丹肿欲发。初觉四体骨肉疼痛。渐见头痛额角有丹如弹而痛。超时肿凡三如小豆汁。今日去。明日满。用芸苔捣。熟布袋盛。于热灰中煨热。更互熨之。不过三二度瘥。无叶。用干者。

气味同茎叶。主治行滞血。破冷气消肿散结。疗产难。(细研十五粒。下。)及产后心食桂心气块贴之〔论〕芸苔之用。类以为行滞血。散结气耳。讵知自种于冬月。经历霜雪。至春抽苔。

其辛脏首主游风丹肿。及产后血风。并切于心腹诸疾者。因风脏原是血脏。鼓阳化阴。惟在于此。

风化行而血乃得化。血不化即还致风淫。相因以为功。亦相因以变也。兹味功能。不得以其微而忽之矣。

孟诜云。先患腰脚者。食之加剧。又损阳气。多食发疮及口齿病。又能生腹中诸虫。


上一篇:谷部 下一篇:五果部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