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参考H5版入口

虫部


  蜂蜜


蜂采无毒之花。酿以大便而成。生岩石者。名石蜜

气味甘平。(生者有小毒成于蜂。蜂寒而温。同质异性也。(守真)生者性凉。故能清热热。止痛脉。调脾甚效。涂根汁人乳调服即止虏所染。

黯色。

用生与隔〔论〕万物之至味。莫过于甘蜂采百花之英。酿以大便而成。是和群味而以臭腐生神奇者。甘属土。故能养脾。集群味以为甘。更由酝酿而成变化。故解毒为最。甘味属阳。

故所通。

宜。

丹溪云。西北高燥。故人食之有益。东南卑湿。多食则害生于脾。多食生湿热虫。(濒湖)呕家

修治水火炼法。每斤入水四两。银石器内以桑火慢熬。掠去浮沫。至滴水成珠。乃用。

  蜜蜡


蜂房如脾。谓之蜜脾蜜脾之底为。取后。炼过。滤入水中。候凝取之。色黄者。名黄蜡。更用水煮化。以好绵纸折作数层。入冷水蘸湿。遂贴上。一吸即起。仍投冷水中。有凝纸上。即剥取之。再吸再剥。以尽为度。铺竹器中曝之。干则频洒以水。久之色白如练。因名白蜡。非新白而久黄也。与虫造白蜡不同类。

气味甘淡。微温。恶芫花齐蛤。本经主下痢脓血。补中。续绝伤(能益血而行经脉)金疮。益气。别录疗泄后重见白脓。利小儿。气味俱浓。性缓质柔。故润脏腑而养脾。气味俱之别于本补之。倾投美半长肉。得腻柏猪胆汁炙子黄一个。

止。二日服者。用黄蜡汤。治热痢陈廪米咳嗽音化作不语后。太去渣者〔论〕味初尝微甘。即转为淡。五味以淡为本。今淡先有甘。是从中土而为扶危救困之味此物凝治痢不纳昧者谓缪氏云。火热暴痢。不宜用。

  露蜂房


此房悬树顶上得风露者。其蜂黄黑色。长寸许。螫马牛及人欲死。非人家屋下也。其顶上实处。名紫金沙

气味苦甘咸平。有毒。本经主惊痫螈。寒热邪气。癫疾鬼精。肠痔。诸本草治恶附炙研和猪脂。涂瘰成。同热烧浸一刻。频漱。治风牙肿痛。五痫得效方。露蜂房焙石白汤蜂房蜂房露末丸〔论〕露蜂房之用。本经首主惊痫寒热邪气癫疾。非止如后世以毒攻毒之说。夫痫原分离者。

而阴动腹针缪氏云。凡病气血虚而无外邪者。与夫痈疽溃后元气乏竭者。皆不宜服。

修治〕须十二月采。洗去蜂粪泥土。蒸半日。晒干。炙令焦黄。细研。当因各证原方。

  虫白蜡


蜜蜡之白者不同。乃小虫食蜡树汁。吐涎粘于嫩茎。化为白脂结成。唐宋以入药。所用皆蜜蜡。此虫白蜡。则自元以来。人始知之。

气味甘温。主治生肌止血定痛。补虚续筋接骨。(丹溪)补中虚。杀痨虫。止咳泻。润肺脏。

桑木之气肉膏中。用〔修治外治。另研用。亦入丸散服。

  五倍子


各处有此种。以蜀产结于盐肤木上者。乃良。盐肤子木上。五六月有小虫如。食球。(犹虫之作)初甚小。渐渐坚。大小圆长不等。中有细虫。山中人霜降前采取。

杀货之。法酿过者。名百药煎

味涩而苦酸。气平。气薄味浓。敛也。阴也。入足少阴厥阴手太阴足阳明经。敛肺降火。

化疗肤木叶乃虫功。(佐他药其气寒洗杨梅看。待发钵日中晒一切胶痰。

大抵阴气虚。而阳因僭于土。则风淫。此味金本水气以收之。录方如下。神效驱风散

治风两半疳。

子白在外阴气虚而阳因散于下。则气脱。兹味水借金气以收之。录方如下。虚劳遗浊。玉锁丹

治肾倦食盐汤上熏丁香汗脏〔论〕五倍子盐肤木上之虫所造。盐肤木盐肤子之木。曰盐肤者。以子中有核如肾形凝咸其主由于金矣)何以而不能尽苦味以至于上。则于外也。)如以收之。(如归于水。则此。故楼全极下乎。抑燥收性味。原与归于至阴者不相。故金得水以致其用。水得金以宅其元。阴精奉之而上。

收气肃之而其性燥急而专收敛。凡咳嗽由于风寒。抑或肺火实甚者。忌。泻痢大肠虚脱者。亦忌。

(〔修治〕蜀中者佳。去虫。汤药生用。丸药略炒。染须用者。炒至烟起。以浓泼之。

百药煎

酿法。取五倍子为粗末。每斤以真一两。煎浓汁。入酵四两。擂烂拌和。器缸中之。待发起如面状。即成矣。又法。五倍子一斤研末。曲半斤。细茶一把研小汁调匀。入钵中按紧。上以长稻草封固。另用箩多着稻草。将药钵坐草中。盖以稻置净处。一七后。看药上起长霜。则成矣。两法俱捏作丸或饼。晒干收用。

气味酸咸。

。面鼻疳蚀

余甘。治上焦聚于一处而利下。

大。时时干咽数丸每噙服一丸。牙效。便血百药百药煎车前子染须发。百药夜。洗去即黑。

〔论〕五倍子以酸涩苦。为下归于水之性。夫涩味金也。归水者。原不离于金之母气

至酿造轻浮。则于上焦热病。诚为对待之剂矣。观治伤暑者。以百药煎为君。非以心包络之热。上病于肺之元气故乎。然则心肺相刑以为嗽者。何以方书不见多用。得无以其涩而未敢轻投乎。至疗膈热消渴。亦以为君。则此味为上焦热渴之的剂。固不能易矣。

  桑螵蛸


螳螂深秋乳子作房。粘着桑枝上。即螵蛸也。长寸许。大如拇指。其内重重有隔。

每房有子卵。至芒种后齐出。(濒湖)二三月方可收采。(贞白)味咸甘。气平。气薄味浓。阴也。入足少阴太阳经。肝肾命门药也。(濒湖)本经治伤中疝瘕精。或权)古方恍惚甲之。

盗汗桑螵蛸辅之味螵蛸十更可五丸〔论〕桑螵蛸深秋乳子。固蛰于房。交芒种乃奋出。其生在大火成功之后。其出当大火秉辛相辛以命门又用能行能固。适如乎精专之气而已。但行止补泻。必酌于他味以主之耳。其气味虽咸平。走肾而利水道。然得秋时收敛之气。凡失精遗溺火气太盛者。宜少少用之。(仲淳)〔辨治〕必以结桑枝上者为良。桑乃水星之精。是物禀金气。由母趋子气。故精专也。

寇亦

  白僵蚕


凡蚕类入药。俱用食桑者。此虫属阳。喜燥恶湿。食而不饮。三眠三起。二十七日自卵出为。蜕为蚕。蚕而茧。茧而蛹。蛹而蛾。蛾而卵。卵而复。亦有胎生者蚕也。(濒湖)僵蚕乃蚕病风死。其色自白而不朽。有合箔皆僵者。即时曝燥不坏。蚕同气。隐居云。僵蚕末涂马齿。即不能食草。以桑叶拭去。乃还食。此见蚕为马类。亦僵蚕与蚕之功用迥殊。

味辛微咸。气微温。气味俱薄。轻浮而升。阳中阳也。入足厥阴手太阴阳经。主小儿惊痫夜以散之气。

取者。

又兼金气而制木则卫道已勾麝香金箔半烧。等分白梅肉和丸。

匕。重舌木舌白鱼等分〔论〕蚕得火土之气。而火中有金。所谓燥金也。入药必取食桑者。因桑禀水土之精。

而气于阴似从以木木从坏决即肺主于散攻头风(八肝丸之镇火。)乌药顺气散行痹豆蔻丸头痛麻黄附子汤)治风乎哉。以木从金化之物。

属者。虽各司其职。然温凉寒寒热而胥宜。所谓全其风化之治有余之邪。却非专治外邪。

之郁。轻则以木香香附调之。

山栀龙胆草之类抑而收之。是之化。从风木之本而治之也。

修治〕不拘早晚蚕。但用白色而条直者。(颂)去嘴足。微炒。或去丝嘴。炒过用

肆中

  原蚕


原。再也。谓再养者。又名晚蚕夏蚕热蚕。正取第二番所出。时当火令也。用蛾必取原蚕。蚕砂亦当取之原蚕。惟僵蚕不拘早晚耳。其三出以至七八出者。不宜入药。

雄蛾

味咸。气温热。主益精气强阴道。暖水脏。止泄精尿血。治遗精赤白浊。原蚕晚蚕第一番出者。其子再复出为二蚕。(此说精审)此二蚕之种蛾性最淫。出茧便媾。

入肾。性能助阳。(仲淳)治阳痿。未连蚕蛾二升。去头翅足。炒为末。丸梧子大。每服一丸。有效。饮菖蒲酒则力减。遗精白浊晚蚕蛾焙干。去翅足。为末。饭丸绿豆服四十丸。淡盐汤下。此丸常以火烘。否则易历(音枚)湿。血淋疼痛。晚蚕蛾为末。

服二钱。蚕蛾散止血生肌。治刀斧伤创。血出如箭。晚蚕蛾炒为末。敷之即止。

〔论〕蚕属火而有金。火固金之主也。乃以食桑叶者。合于水土之精气。如经所谓阳中之仍引以化蚕雄强阴阳。

亦可缪氏少年阴痿。由于失志者。不宜。阴虚有火者。忌。

修治〕去翅足。炒用。

味辛甘。气温。别录治肠鸣热中消渴。炒黄。袋盛浸酒。去风缓诸节不遂。皮肤顽痹。腹内宿冷。冷血瘀血。脚腰冷疼。(藏器)纲目去风胜湿。疗女子血崩血闭。熨风法。

用处卧蚕砂炒一两。伏龙肝半两。阿胶一两。为末。空心。温调服二三钱。腹中症瘕柴灰。淋汁煮鳖肉。丸服。

〔论〕蚕砂在别录言主热中。而藏器疗诸冷病。夫冷热异治。其谁适主耶。曰。前论所谓瘀血又迟而由于化湿缓也

蚕茧

用已出蛾者。

气味甘温。止消渴反胃。疗头疳疮。及下血血淋血崩。治痈肿无头。烧灰服。次日即破。痈疽代针。用一枚即出一头。二枚即出二头。神妙。煮汤。治消渴。古方甚称之。丹溪言相同分为

蚕蜕

气味甘平。主血病。妇人血风。治目中翳障及疳疮

〔辨治〕医家多用初出蚕子壳在纸上者。其实当用老蚕眠起所蜕皮。入药微焙用。

蚕连蚕纸也。治肠风泻血。崩中带下小便淋闭。及牙宣牙痈牙疳喉痹蚕蜕皮蚕连炒焦。槐子效。走马咽津

〔论〕蚕蜕及连。何以取治血证。盖血本于火。金水合而后生化者也。早蚕得金水清化之伙矣〔总论〕蚕之用有三。早蚕得金水清化之气。而能胜亢阳伤阴。故茧也。蜕也。连也茧者拘早(附)缲丝汤(已见卷一水部)治消渴大验。

丝绵

新绵烧灰。主吐血衄血下血崩中带下疳疮脐疮耳。(濒湖)肠风下血。旧绵烧灰。

壳麸炒。等分。入麝少许。为末。每服一钱。米饮下。血崩不止。好绵及妇人发共烧存性百草霜等分为末。每服三钱。温下。或加棕灰。又方。用白绵莲花当归茅花红花各一以白纸裹定。黄泥固济。烧存性。为末。入麝少许。每服一钱。食前好服。

煮汁服。治消渴。并产妇损。洗痘疮溃烂。烧灰。止血下血吐血血崩固脬散

产妇损。小便淋沥不断。黄丝绢三尺。以炭灰淋汁。煮至极烂。清水洗净。入黄蜡五钱。

一两。茅根二钱。马勃末二钱。水一升。煎一盏。空心顿服。服时弗出声。出声〔辨治〕此乃蚕吐黄丝所织。非染成黄色也。

  蝎


形如木。八足而长尾。有节色青。长尾为。短尾为。出青州者佳。螫人。泥水敷之。或画地作十字。取其上土。水服五分。螫在手足。以冷水渍之。稍暖即易。螫在身。

以水浸布拓之。皆验。(陶隐居)味咸甘辛。气温平。入足厥阴经。头先咸甘。后辛甘。辛无优劣。尾先咸甘。后辛。又苦。

遂。

下。

阴诸引诸下。治无灰以薄筋节已透攻脐每进〔论〕色青。多产于东方。赋风木之专气。其味甘不敌辛。气之平者亦为辛。是风木之气在散能舍补土奏功化气于金下言金气之气以生导之。即〔修治〕紧小者佳。有用全者。有用尾者。尾力尤切。盖味在尾居多。且带有苦。

合于

  斑蝥


斑应作。因甲上有青黑斑点。俗又名斑猫。大如巴豆。八九月在豆叶上食其汁。

气味辛寒。有大毒。主瘰。破石。并血疝便毒。拔疔毒。疗犬伤。方书治蓄血胀满痿结而走瘰之毒如烂肉。用肥贝母末二腹疼。勿滑石五泻煎饮〔论〕斑蝥多用于外治。内服者止以破石。逐血积。大抵能破阴结而直溃其所结之毒。

豆为其性大毒。能溃烂人肌肉。若之存性。犹能啮人肠胃发泡溃烂致死。如瘰疯犬咬者。

修事〕七八月豆盛时采阴干。去翅足。入糯米中。炒至米黄为度。生则令人吐泻。

  水蛭


俗名蚂蟥

味咸苦。气平。有毒。肝经血分药。主逐恶血瘀血破血积聚。利水道。治女子月闭欲成汤。治错。

〔论〕水蛭以蠕动啖血之物。治血之蓄而不行者。与虻虫功用相似。故仲景方往往相辅随化此物之。若尚存性。入腹能化原形。啮人肠脏。(性最难死。火炙经年。得水犹活。)如犯之。

修事〕采得。当展其身令长。腹中有子者去之。以米泔浸一宿。晒干细锉。微火炒令黄

  虻虫


大如蜂而扁。微黄绿色。好啖牛马血。伺其腹满。掩取干之。

味苦。气微寒。有毒。肝经血分药。主逐瘀血。破血积坚痞。症瘕寒热。通利血脉九窍

苦胜。

虻虫二〔论〕用之义。与水蛭同。先哲释抵当汤云。血蓄于下。必以咸为主。故水蛭咸寒为君血为中止凡病患气血虚甚。形质瘦损者。忌之。伤寒发黄。脉沉结。少腹硬。如小便不利者。为无血聚。

修治〕入丸散。去翅足。炒熟用。

  虫


一名地鳖。生下湿土壤中及屋壁下。大者寸余。形似小鳖而无甲。

味咸。气寒。有小毒足厥阴经药也。主治心腹寒热洗洗。血积症瘕。下女子月闭有子

行走经络

疟母二十枚。

二合

盏。煎十跌扑闪挫麝香少许杖。

〔论〕虫性味。盖以化血。俾完其流行相续之用。非一于破决者。是以折伤接骨之用。

观行兹蛴功虫缪氏。无瘀血停留者。不宜服。

修治〕十月取。晒干。炒用。

  蛴螬


一名地蚕。其状如蚕而大。身短节促。足长有毛。生树根及粪土。中者。外黄内黑。生旧茅屋上者。外白内黯。宋齐邱谓燥湿相育。不母而生。久则羽化去。按蛴螬或误以为蝤蛴。又误以为为蠹。不知此三种。皆出朽木中。而蛴螬则粪土中所生也。王充论衡。蛴螬化腹。腹拆背出而为蝉。然则腹即蝉蜕也。

味咸。气微温。微寒。有毒。主恶血血瘀。破折血在胁下坚满痛。虚劳干血。血结筋挛。

血取还知〔论〕蛴螬生于粪土中。本阴气而味咸。故入血分。其展转相化无母而生。(湿气所蕴。

相育黄丸未得例〔修治诸方有干研。及生取汁之不同。临用酌之。

  蝉


本出土中。自蛴螬腹转相变化。夏则登木而蜕。身与声俱大。其鸣以胁。吸风饮露。

而不粪。性畏日。至三十日死。其类甚多。如仲夏始鸣。方首广额。大而色黑者蚱蝉。又曰。曰蚂蜩。头上有花冠者曰螗蜩。曰。曰胡蝉。具五色者曰螂蜩。入药用此数种。若秋月始鸣诸种。用之无益。

味咸甘。气寒。入肝经祛散风热。主小儿惊痫夜啼。痫绝不能言。去壮热。癫病寒热

惊悸其体轻蚕天竺黄各半分。

味咸甘。气寒。治头风眩晕螈。目痛目赤。及肿胀昏花内外障翳。小儿噤风天吊。疮疹出不快。痘疮作痒。妇人生子不下。补风虚。(好古)蝉性蜕而退翳。蛇性窜而祛风。

因其性而为用也。(又)蝉古人用身。后人用蜕。大抵治脏腑经络。当用蝉身。治皮肤疮疡风同羚羊角密蒙花白蒺藜草决明木贼谷精甘菊夜明砂生地黄女木毒十候〔论〕蝉身本浊阴而化清阳。(从阴化阳。乃阴中之少阳。非阳中之太阳也。日为太阳

所味阴痘亦补剂中。世医漫谓能疗风热。是未审于转达清阳之气以治化源之义耳。

修治〕去翅足。水洗去土。蒸过用

  蜣螂


一名结蜣。庄子云。蜣之智。在于转丸。喜入粪土中。取屎丸而推却之。故俗名推丸。(贞白)蜣螂以土包粪转而成丸。雄曳雌推。置于坎中。覆之而去。数日有小蜣螂出。

盖味咸。气寒。有毒。入足厥阴足阳明经。畏羊角羊肉石膏。主小儿惊痫螈。及疳蚀疳积痔渣饮取陈次。即推车散新瓦许。为细末蜣螂七枚。五月五日收者。

裹。纳肛中半日。即大便中以发其气也。

〔论〕夫水谷入胃。化精微。上升而为气血。化糟粕。下降而为屎。升者从乎阳。

降者待胃乳果

蜣螂

主治疔疮

附案刘禹锡疔疮。凡十四日。益笃。善药敷之莫效。次用蜣螂心一夕。百苦皆已。

明年再缪氏言蜣螂有毒。外用易臻厥功。内服非不得已。勿试。按小儿有积滞者。土裹烧食之。

良〔修治〕五月五日采取。蒸过藏之。临用去足。火炙。勿置水中。令人吐。

  蝼蛄


俗名土狗。穴土而居。吸风食土。喜就灯光。雄者善鸣而飞。雌者腹大羽小。不入药用雄。夜出者良。夏至时取。曝干用。

味咸。气寒。日华曰凉。有毒。治水肿面肿。利大小便通石淋。疗胞衣不下。及颈项瘰新瓦上焙干为下水为效黄水出尽。

腹胀则杀人香七粒于壳糊作饼子觉即愈。治十枚。海藻茴香萸入剜空大萝卜细切。入米饭捣丸聋。全蝎一枚。地少许。葱白蘸药。引麝香一钱。为细末。

以致其用。

〔论〕蝼蛄立夏后至夜则鸣。物虽微而候应乎火。盖气之相感。有不得不然者。正禀质于又〔修治〕去翅足。炒用。

  蜈蚣


一名螂。川广最多。江南亦有。背丝腹黄。头足赤而大者为公。黄细者为母。用公用母。故名。七八月采之。味辛。气温。有毒。足厥阴经药也。主疠风破伤风。小儿惊痫搐。脐风口噤。治心腹寒热积聚胀满症瘕。痫证谵妄。去恶血堕胎。散毒。制诸蛇尸疰恶气。杀三虫。敷便毒痔漏瘰溃疮。及蝮蛇螫伤。禀火金之气以生。辛温属阳之也。(仲淳)行而疾者。惟风与蛇。蜈蚣能制蛇。故亦能截风。(濒湖)蜈蚣有毒。惟风气烈者。可以当之。风气暴烈。非蜈蚣擒截。亦不易止。但贵药病相当耳。(通剂解法。载修治前。)得牛角象牙猪悬蹄刺皮蛀竹屑。能去通肠漏管。小儿口噤不乳。东走蜈蚣

去足炙研。用猪乳二合调半钱。分三四服。温灌之。锁喉瘴。项大肿痛连喉。此岭南外蛇瘴也。用赤足蜈蚣一二节研细。水下即愈。丹毒瘤肿。蜈蚣一条。白矾皂子大。雷丸一个。

百部二钱。研末。调敷之。瘰溃疮。蜈蚣二味。炙至香熟。捣筛为末。先以甘草汤洗净。敷之。便毒初起。黄脚蜈蚣一条。瓦焙。存性为末。调服。取汗即散。

〔论〕蜈蚣性能制蛇。夫蛇应于巳。禀巽风之用。而合于六阳盛气者。兹物能制之。

以其风木还应昴。

蜈蚣者巽。而相媾则风脐风而阳不化截风。既之胥治乃风火之。正缪氏言小儿慢惊。口噤不言。大人温疟瘴气所发。与便毒成脓将溃。咸在所忌。服蜈蚣过〔辨治〕千足虫真相似。只是头上有白肉。面并嘴尖。可别。若误用并把着腥臭气

入顶

  白颈蚯蚓


一名地龙。入药用白颈。是其老者。

味咸。气寒。有小毒。畏葱盐。主治伤寒伏热狂谬。温病大热狂言。小儿热病癫痫天行中风解热湖)饮水穗捣洗净心下片杵丸汁炒半捣涂喉劳复卵一斗。煮效者。干〔论〕蚓禀水气以生。合土德以成。即盐可化之为水。是反其所自生也。人身水土。

一为阳明水之夏始故方肾神中之下益肾土本主湿。今更能行湿。岂非质阴而气阳。为土之精乃能畅木化乎。木化行而风平矣。昔钱乙治皇子螈。进黄土汤而愈。问平水以及风者。固由土之合于水也也。细参于疗风虚之义。则知以寒缪氏云。能除有余邪热。脾胃素弱者。不宜用。伤寒实热狂躁者。不宜用。性复有小毒

修治〕去泥。盐化为水。入药有化水。或为末。或烧灰者。各随本方。

  蛙


处处有之。似虾蟆而嘴尖腹细。背青绿色者。为青蛙。背上作黄路者。为金线蛙。俗名土。又谓子。即今水鸡也。味甘。气平寒。主解热毒。利水消肿。馔食去劳劣。调疳瘦尤宜。产妇捣汁。治虾蟆瘟。凡浑身水肿。或单腹胀者。以青蛙一二枚。去皮炙。食之自消。水腹大。动摇有水声。皮肤黑色。干青蛙二枚。以炒干。土狗七枚炒。苦葫芦半两炒。为末。每空心温服二钱。不过三服。时行面赤项肿。名虾蟆瘟。以金线蛙捣汁。水调。空腹顿饮。极效。毒痢噤口。水蛙一个。并肠肚捣碎。瓦烘热。入麝五分。作饼贴脐上。气通。即能进食。诸痔疼痛。青色蛙长脚者一个。烧存性为末。雪糕和丸梧子大。每空心。先吃饭二匙。次以枳壳汤下十五丸。虫蚀肛门。或蚀肾腑。肛尽肠穿。用青蛙一枚。鸡骨一分。烧灰吹入。大效。

〔论〕蛙之利水消肿。似与蝼蛄同功。而不知有异。盖别具一益阴气之质性。而直补阳中此系


上一篇:苞木部 下一篇:鳞部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