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参考H5版入口

寒热


经义

阴阳应象大论》曰∶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气生浊,热气生清。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 胀。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重寒则热重热则寒寒伤形热伤气风胜则动热胜则肿燥胜则干,寒胜则浮,湿胜则濡泄喜怒伤气寒暑伤形。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咳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阳胜身热腠理闭,喘粗为之俯仰,汗不出而热,齿干以烦冤腹满,死,能冬不能夏。阴胜则身寒,汗出,身常清,数而寒,寒则厥,厥则腹满,死,能夏不能冬。

天之邪气,感则害人五脏;水谷之寒热,感则害于六腑;地之湿气,感则害皮肉筋脉

《天元纪大论》曰∶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天为寒,在地为水。故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

《五营运大论》曰∶上下相构,寒暑相临,气相得则和,不相得则病。

百病始生篇》曰∶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

《四气调神论》曰∶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咳疟,奉收者少。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金匮真言论》曰∶长夏善病洞泄寒中

气交变大论》曰∶岁木太过,风气流行,脾土受邪。岁火太过,炎暑流行,肺金受邪。岁土太过,雨湿流行,肾水受邪。岁金太过,燥气流行,肝木受邪。岁水太过,寒气流行,邪害心火。岁木不及,燥乃大行,生气失应。岁火不及,寒乃大行,长政不用。岁土不及,风乃大行,化气不令。岁金不及,炎火乃行,生气乃用。岁水不及,湿乃大行,长气反用。

《宣明五气篇》曰∶心恶热肺恶寒肝恶风脾恶湿肾恶燥,是谓五恶

经脉篇》曰∶肺所生病者,咳,上气喘渴,烦心胸满, 臂内前廉痛厥,掌中热。气盛有余,则肩背痛风寒汗出中风小便数而欠。气虚肩背痛寒,少气不足以息,色变。大肠所生病者,气有余则当脉所过者热肿,虚则寒栗不复。胃所生病者,气盛则身以前皆热,其有余于胃,则消谷善饥色黄,气不足则身以前皆寒栗,胃中寒则胀满。心所生病者,目黄胁痛, 臂内后廉痛厥,掌中热痛。肾所生病者,口热舌干,咽肿上气嗌干及痛,烦心心痛,黄胆,肠 ,脊股内后廉痛,痿厥嗜卧足下热而痛。心主所生病者,面赤目黄喜笑不休烦心心痛掌中热。胆所生病者,足外反热,头痛痛,目锐 痛,缺盆腋下肿痛,马刀侠瘿,汗出振寒,疟。

气厥论》曰∶肾移寒于脾,痈肿少气。脾移寒于肝,痈肿筋挛。肝移寒于心,狂,隔中。心移寒于肺,肺消肺消者,饮一二,死不治。肺移寒于肾,为涌水涌水者,按腹不坚,水气客于大肠疾行则鸣濯濯,如囊裹水,水之病也。脾移热于肝,则为惊衄。肝移热于心,则死。心移热于肺,传为鬲消。肺移热于肾,传为柔 。肾移热于脾,传为虚,肠 ,死不可治。胞移热于膀胱,则溺血膀胱移热于小肠,膈肠不便,上为口糜小肠移热于大肠,为虑,为沉。大肠移热于胃,善食而瘦,又谓之食 。胃移热于胆,亦曰食 。胆移热于脑,则辛 鼻渊鼻渊者,浊涕下不止也。传为瞑目。故得之气厥也。

《寿夭刚柔篇》曰∶风寒伤形,忧恐忿怒伤气,气伤脏,乃病脏寒伤形,乃应形,风伤筋脉,筋脉乃应。

《咳论》曰∶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其寒饮食入胃,从肺脉上至于肺,则肺寒。肺寒则外内合邪,因而客之,则为肺咳

《刺志论》曰∶气虚身热,此谓反也。气盛身寒,得之伤寒气虚身热,得之伤暑。气实者,热也。气虚者,寒也。

调经论》曰∶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帝曰∶寒湿之伤人奈何?岐伯曰∶寒湿之中人也,皮肤不收,肌肉坚紧,营血泣,卫气去,故曰虚。虚者聂辟气不足,按之则气足以温之,故快然而不痛。帝曰∶阴之生虚奈何?曰∶喜则气下悲则气消,消则脉空虚,因寒饮食,寒气熏满,则血泣气去,故曰虚矣。帝曰∶阳虚则外寒奈何?曰∶阳受气上焦,以温皮肤分肉之间,今寒气在外,则上焦不通。上焦不通,则寒气独留于外,故寒栗。帝曰;阴虚内热奈何?曰∶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气热,热气胸中,故内热。帝曰∶阳盛外热奈何?曰∶上焦不通利,则皮肤致密腠理闭塞,玄府不通,卫气不得泄越,故外热。帝曰∶阴盛内寒奈何?曰∶厥气上逆,寒气积于胸中而不泻,不泻则温气去,寒独留则血凝泣,凝则脉不通,其脉盛大以泣,故中寒

《刺节真邪论》曰∶阳胜者则为热,阴胜者则为寒,寒则真气去,去则虚,虚则寒搏于皮肤之间。虚邪之入于身也深,寒与热相搏,久留而内着,寒胜其热,则骨疼肉枯;热胜其寒,则烂肉腐肌为脓,内伤骨,内伤骨为骨蚀。有所结,中于肉,宗气归之,邪留而不去,有热则化而为脓,无热则为肉疽

阴阳别论》曰∶三阳为病,发寒热

《脉要精微论》曰∶风成为寒热

太阴阳明论》曰∶故犯贼风虚邪者,阳受之。阳受之则入六腑,入六腑,则身热不时卧,上为喘呼

《风论》曰∶风之伤人也,或为寒热,或为热中,或为寒中,或为疠风,或为偏枯,或为风也。其寒也则衰饮食,其热也则消肌肉,故使人 不能食,名曰寒热风气阳明入胃,循脉而上至目内 ,其人肥,则风气不得外泄,则为热中目黄。人瘦则外泄而寒,则为寒中而泣出。

《举痛论》曰∶寒则腠理闭,气不行,故气收矣。腠理开,营卫通,汗大泄,故气泄矣。

气穴论》曰∶营卫稽留,卫散营溢,气竭血着,外为发热,内为少气,疾泻无怠,以通营卫,见则泻之,无问所会。邪溢气壅,脉热肉败,营卫不行,必将为脓,内销骨髓,外破大 ,留于节腠,必将为败。积寒留舍,营卫不居,卷肉缩筋,肋肘不得伸,内为骨痹,外为不仁,命曰不足,大寒留于溪谷也。

《脉解篇》曰;阳明所谓洒洒振寒者,阳明者午也,五月盛阳之阴也,阳盛阴气加之,故洒洒振寒也。

经筋篇》曰∶经筋之病,寒则反折筋急,热则筋弛纵不收,阴痿不用。阳急则反折,阴急则俯不伸。淬刺者,刺寒急也。热则筋纵不收,无用燔针

《大惑论》曰∶人之善饥不嗜食者,何气使然?岐伯曰∶精气并于脾,热气留于胃,胃热消谷,故善饥胃气逆上则胃脘寒,故不嗜食也。

《逆调论》帝曰∶人身非常温也,非常热也,为之热而烦满者,何也?岐伯曰∶阴气少而阳气胜,故热而烦满也。帝曰∶人身非衣寒也,中非有寒气也,寒从中生者何?曰∶是人多痹气也,阳气少,阴气多,故身寒如从水中出。帝曰∶人有四肢热,逢风寒如炙如火者,何也?曰∶是人者,阴气虚,阳气盛,四肢者,阳也,两阳相得而阴气虚少,少水不能灭盛火,而阳独治。独治者,不能生长也,独胜而止耳。逢风而如炙如火者,是人当肉烁也。

帝曰∶人有身寒,汤火不能热,浓衣不能温,然不冻,是为何病?曰∶是人者,素肾气胜,以水为事,太阳气衰,肾脂枯不长,一水不能胜两火。肾者,水也,而生于骨,骨不生则髓不能满,故寒甚至骨也。所以不能冻者,肝一阳也,心二阳也,肾孤脏也,一水不能胜二火,故不能冻,病名曰骨痹。是人当挛节也。

《评热病篇》曰∶邪气之所凑,其气必虚。阴虚者,阳必凑之,故少气时热而汗出也。

小便黄者,少腹中有热也。

《奇病论》曰∶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治之以兰,除陈气也。

《论痛篇》帝曰∶人之病,或同时而伤,或易已,或难已,其故何如?少俞曰∶同时而伤,其身多热者易已。多寒者,难已。

《五邪篇》曰∶邪在肺,则病皮肤痛寒热上气喘,汗出,咳动肩背。取之膺中外,背三节五节之傍,以手疾按之,快然,乃刺之,取之缺盆中以越之。邪在肝,则两胁中痛,寒中恶血在内,行善掣节,时脚肿。取之行间以引胁下,补三里以温胃中,取血脉以散恶血,取耳间青脉以去其。邪在脾胃,则病肌肉痛。阳气有余,阴气不足,则热中善饥阳气不足,阴气有余,则寒中肠鸣腹痛阴阳俱有余,若俱不足,则有寒有热,皆调于三里

五癃津液别篇》曰∶天暑衣浓则腠理开,故汗出。寒留于分肉之间,聚沫则为痛。天寒则腠理闭,气湿不行,水下留于膀胱,则为与气。

《通评虚实论》帝曰∶乳子而病热,脉悬小者,何如?岐伯曰∶手足温则生,寒则死。帝曰∶乳子中风热,喘鸣肩息者,脉何如?曰∶喘鸣肩息者,脉实大也。缓则生,急则死。

《脉要精微论》曰∶粗大者,阴不足,阳有余,为热中也。沉细数散者,寒热也。诸浮不躁者,皆在阳,则为热。其有躁者,在手。诸细而沉者,皆在阴,则为骨痛。其有静者,在足。阳气有余,为身热无汗阴气有余,为多汗身寒。阴阳有余,则无汗而寒。推而外之,内而不外,有心腹积也。推而内之,外而不内,身有热也。

《论疾诊尺篇》曰∶尺肤热甚,脉盛躁者,病温也。其脉盛而滑者,病且出也。尺肤寒,其脉小者,泄,少气尺肤炬然,先热后寒者,寒热也。尺肤先寒,久大之而热者,亦寒热也。肘所独热者,腰以上热。手所独热者,腰以下热。肘前独热者,膺前热,肘后独热者,肩背热。臂中独热者,腰腹热。肘后粗以下三四寸热者,肠中有虫。掌中热者,腹中热

掌中寒者,腹中寒。鱼上白肉有青血脉者,胃中有寒。尺炬然热,人迎大者,当夺血。尺坚大,脉小甚,少气, 有加,立死。诊寒热赤脉上下至瞳子,见一脉一岁死,见一脉半一岁半死,见二脉二岁死,见二脉半二岁半死,见三脉三岁死。

邪气脏腑病形篇》曰∶忧愁恐惧则伤心。形寒寒饮则伤肺,以其两寒相感中外皆伤,故气逆而上行。帝曰∶病之六变奈何?岐伯曰∶诸急者多寒,缓者多热。大者多气少血,小者血气皆少,滑者阳气盛,微有热,涩者多血少气,微有寒。

平人气象论》曰∶寸口脉沉而弱,沉而喘,曰寒热,缓而滑曰热中。尺寒脉细,谓之后泄。尺粗常热者,谓之热中

经络论》曰∶寒多则凝泣,凝泣则青黑。热多则淖泽淖泽则黄赤。

皮部论》曰∶其色多青则痛,多黑则,黄赤则热多,白则寒,五色皆见,则寒热也。邪留于筋骨之间,寒多则筋挛骨痛,热多则筋弛骨消,肉烁 破,毛直而败。

五色篇》曰∶五色奈何?曰∶青黑为痛,黄赤为热,白为寒,是为五官人迎盛坚者,伤于寒。气口盛坚者,伤于食。

经脉篇》曰∶凡诊络脉,脉色青则寒且痛,赤则有热。胃中寒手鱼之络多青矣。胃中有热,鱼际络赤。其暴黑者,留久也。其有赤有黑有青者,寒热气也。其青短者,少气也。

六元正纪大论》帝曰∶夫子言用寒远寒,用热远热,愿闻何谓远?岐伯曰∶热无犯热寒无犯寒,从者和,逆者病,不可不敬畏而远之,所谓时兴六位也。帝曰∶余欲不远寒,不远热,奈何?曰∶发表不远热攻里不远寒。帝曰∶不发不攻而犯寒犯热何如?曰∶寒热内贼,其病益甚。帝曰∶愿闻无病者何如?曰∶无者生之,有者甚之。帝曰∶生者何如?曰∶不远热则热至,不远寒则寒至,寒至则坚否腹满,痛急下痢之病生矣。热至则身热,吐下霍乱痈疽疮疡瞀郁注下, ,肿胀,呕,鼽衄头痛骨节变,肉痛,血溢血泄淋秘之病生矣。帝曰∶治之奈何?曰∶时必顺之,犯者,治以胜也。

《师传篇》∶岐伯曰∶夫治民与自治,未有逆而能治之者也。夫惟顺而已矣。百姓民众皆欲顺其志也。帝曰∶顺之奈何?曰∶入国问俗,入家问讳,上堂问礼,临病患问所便。

帝曰∶便病患奈何?曰∶中热消瘅则便寒,寒中之属则便热。胃中热消谷,令人悬心善饥。脐以上皮热,肠中热,则出黄如糜。脐以下皮寒,胃中寒,则腹胀;肠中寒,则肠鸣飧泄。胃中寒,肠中热,则胀而且泄。胃中热,肠中寒,则疾饥,小腹痛胀。

《至真要大论》曰∶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微者逆之甚者从之。帝曰∶何谓逆从岐伯曰∶逆者正治,从者反治,从少从多,观其事也。帝曰∶有病热者,寒之而热;有病寒者,热之而寒,二者皆在,新病复起,奈何治?曰∶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热之而寒者取之阳。所谓求其属也。

八正神明论》曰∶天温日明,则人血淖溢而卫气浮,故血易泻,气易行。天寒日阴,则人血凝泣而卫气沉。是以天寒无刺,天温无凝,月生无泻,月满无补,月郭空无治,是谓得时而调之。

骨空论》曰∶灸寒热之法先灸项大椎,以年为壮数。次灸撅骨,以年为壮数。视背俞陷者灸之。举臂肩上陷者灸之。两季胁之间灸之。外踝绝骨之端灸之。足小指次指间灸之。下陷脉灸之。外踝后灸之。缺盆骨上切之坚痛如筋者,灸之。膺中陷骨间灸之。掌束骨下灸之。脐下关元三寸灸之。毛际动脉灸之。膝下三寸分间灸之。足阳明跗上动脉灸之。颠上一灸之。犬所啮之处灸之三壮。凡当灸二十九处。伤食灸之。不已者,必视其经之过于阳者,数刺其俞而药之。

论证

病有寒热者,由阴阳之有偏胜也。凡阳胜则热,以阴之衰也。阴胜则寒,以阳之衰也。

故曰∶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此寒热之病有不同,而阴阳之不可不察也。又若外来之寒热,由风寒外感。内生之寒热,由脏气内伤,此寒热之因有不同,而表里之不可不察也。虽曰阳证多热,阴证多寒,然极热者反有寒证,极寒者亦有热证,此又真假之不可不察也。虽曰外入之邪多有余,内出之邪多不足,然阳盛外热阳虚外寒阴盛内寒阴虚内热,此又虚实之不可不察也。诸如此者,有证可据,有脉可诊,有因可问。且经文尽发其深秘,已列前条,余有寒热篇,亦悉其证候,具在首卷。及伤寒门,亦有寒热辩。但因此以详求其理,则可尽悉其要,而辩治自无难也。

寒热真假篇,义详一卷及火证门论虚火条中。

治法有逆从论,在一卷论治篇中。

论诸寒证治(共五条)

凡寒病之由于外者,或由风寒以伤形,或由生冷以伤脏;其由于内者,或由劳欲以败阳,或由禀赋之气弱。若寒自外入者,必由浅及深,多致呕恶胀满,或为疼痛泄泻;寒由内生者,必由脏及表,所以战栗憎寒,或为厥逆拘挛。总之,热者多实,寒者多虚。故凡治寒证者,当兼察其虚而仍察其脏,此不易之法也。

凡阴毒寒邪直中三阴者,此即伤寒类所谓直中阴经阴证也。其于仓卒受寒,以致身冷战栗,或四体拘挛,或心肠疼痛,或口噤失音昏迷厥逆,或吐泻蜷卧,脉来微细,或沉紧无神者,皆其证也。切不可妄用风药,再散其气,但速宜温中,则寒邪自散。轻则理中汤温胃饮,甚则四逆汤大温中饮,或附子理阴煎之类主之。其有势在危急,唇青囊缩,无脉者,宜用华陀救阳脱方急治之。或仍灸气海关元二、三十壮,但得手足渐温,脉微出者,乃可生也。一方以胡椒研碎,用滚泡服,外用葱盐熨法。一方用黑豆二合炒热,以烹入,滚数沸,去豆取,服二碗即愈。

寒中太阴,则中脘疼痛,宜理中汤温胃饮寒中少阴,则脐腹疼痛,宜归气饮,或五积散吴茱萸寒中厥阴,则少腹疼痛,宜四逆汤归气饮暖肝煎。其有寒中三阴而寒滞不散,因致胀满痛甚者,宜暂用排气饮,或韩氏温中汤,先散其滞,然后调补之。或用五味沉附汤,或暖肝煎,俱可择用。

生冷内伤,以致脏腑多寒,或为疼痛,或为呕吐,或为泄泻等证,治法随见各门。

又或素禀阳脏,每多恃强,好食生冷水,而变阳为阴者,治亦同前。

禀赋素弱,多有阳衰阴胜者,此先天阳气不足也。或丧太过,以致命门火衰者,此后天之阳气失守也。其证则未冷先寒,或手足清厥,或身为寒栗,或脾胃不健,或肚腹不实,或小水频数,或阳道不壮,或每多恐畏,或眼耳少神,是皆阳虚生寒也,治宜温补元气。其微者,宜五君子煎、理阴煎六气煎温胃饮寿脾煎之类,择而用之。其甚者,宜大补元煎右归饮右归丸四味回阳饮六味回阳饮、海藏八味地黄丸之类主之。其有脾肾虚寒,每多腹痛飧泄。肾泄者,宜九气丹、一气丹,并于泄泻门求法治之。

论诸热证治(共四条)

热病之作,亦自有内外之辩。如感风寒传化为热,或因时气而火盛为热,此皆外来之热,即伤寒瘟疫时毒、咳疟之属也。至若内生之热,则有因饮食而致者,有因劳倦而致者,有因色而致者,有因七情而致者,有因药饵而致者,有因过暖而致者,有因阴虚而致者,有偶感而致者,有累积而致者。虽其所因不同,而病候无过表里。故在外者,但当察经络之深浅;在内者,但当察脏腑阴阳。凡此诸证,在各门具有方论者,兹不再赘。

且热即火也。故治热之法,即当于火证门通融用之。其有未尽之义,仍列于后。

治热之法,凡微热之气,宜凉以和之。大热之气,宜寒以制之。郁热在经络者,宜疏之、发之。结热在脏腑者,宜通之、利之。阴虚之热者,宜壮水以平之。无根之热者,宜益火以培之。此其中有宜降者,所谓高者抑之也。有宜散者,所谓下者举之也。有相类者,所谓逆者正治也。有相反者,所谓从者反治也。治热之法,不过如此,而鲜有得其善者,岂亦由学力之未至乎。

五脏热证有可据者。如肺气上通于鼻,而下主于皮毛心气上通于舌,而下主于血脉脾气上通于口,而下主于四肢。胃气上通于头面牙龈,而下主于肌肉肝气上通于目,而下主于筋节。肾气上通于喉、耳,而下主于二阴。而六腑之气,亦可因表里以察之,此皆病在形体也。凡有诸中者必形诸外,故必有热证可据,方可以热论治,医中关系,惟此为最。

五脏之热,当察微甚。如心经微热者,宜二阴煎安神丸天王补心丹导赤散之类,皆可随证酌用;其热甚者,如泻心汤黄连解毒汤八正散、《直指》黄芩汤,及犀角地黄汤三方,皆其类也。肺经微热者,宜加减一阴煎、《正传》麦门冬汤泻白散之类主之;其热甚者,宜黄芩清肺饮黄芩知母汤之类主之。肝经微热者,宜化肝煎保阴煎;热甚者,宜加味龙胆泻肝汤芍药清肝散七正散。脾胃微热者,清化饮黄芩芍药汤阳明热甚者,白虎汤太清饮泻黄散玉泉散肾经微热者,一阴煎滋阴八味丸。热甚者,正气汤、丹溪大补阴丸。肾虚兼胃火者,玉女煎膀胱微热者,五淋散;热甚者,大厘清饮化阴煎三焦微热者,徙薪饮;热甚者,抽薪饮大连翘饮凉膈散三补丸大金花丸之类,择宜用之。凡清火退热方论甚多,此亦言其约耳。欲尽其义,当详考寒阵二类。

寒热往来证治(共三条)

寒热往来之病,其证有二∶盖一以外邪不解而然;一以阳盛阴虚而然。此其一为表证,一为里证。所当辩治,不可紊也。

寒邪郁伏经络而为寒为热,此似疟非疟之类也。治法虽宜表散,然邪气得以久留者,必其元气之虚而正不胜邪也。故凡治此者,皆当以兼补血气为主。若血分微虚,形气本不甚弱,而邪有不解者,三柴胡饮。若火盛血燥而寒热不已者,一柴胡饮。若因劳倦,或气体本弱,或肝脾不足,而邪有不净者,四柴胡饮,或五柴胡饮,或补中益气汤。若阳邪陷入阴分,微兼内热,而邪有不解者,补阴益气煎。若脾胃阳气不健,中气不暖,而邪有不解者,温胃饮。若病久元气大虚,而寒热不退者,但当单培元气,不必兼散,宜五福饮归脾汤,或大补元煎理阴煎之类。察其阴阳,择而用之。若果阳虚,非用温补不可。

阴虚阳盛,或阴阳俱虚,而为寒热往来者。此以真阴不足,总属虚损之病也。然其阴阳微甚,亦所当辩。如昼则热而夜则静者,此阳邪王于阴分,阳有余也。昼则静而夜则热者,此阳邪陷入阴中阴不足也。其有昼夜俱热,或兼烦躁多汗,而本非外感者。此证虽曰重阳,而实则阴虚之极也。又有下见溏泄,或上见呕恶,而潮热夜热者,此元气无根,阳虚之病也。大都阳实者,宜泻其阳,泻阳者。宜用苦寒。阴虚者,宜补其阴。补阴者,宜用甘凉。惟阳虚一证,则身虽有热,大忌寒凉,此则人多不识也。然阴虚则病热,而阴气未竭者,治之犹易;阳虚则病寒,而阳气未竭者,治之亦易。若孤阳无阴,而寒之不可,孤阴无阳,而热之又不可,斯所谓两死之证也,无能为力矣。若阴虚阳盛寒热往来,或夜热不止者,加减一阴煎。若心经蕴热,火在阳分,而烦热往来者,二阴煎。若盗汗不止而夜热者,当归六黄汤。若阴虚血热,崩淋不止而夜热者,保阴煎。若肝火不清,时多郁怒而为烦热者,徙薪饮。若妇人多郁多怒,而寒热不止者,加味逍遥散。若三阴亏损,血虚火盛而烦热不止者,地黄膏三才封髓丹。若男、妇、小儿,凡脾胃受伤,阳虚火浮,而为潮热夜热者,必用理阴煎,或温胃饮,或大补元煎之类,方可保全。此证最多,此治最妙,勿以此为奇谈也。

述古

华元化曰∶人之寒热往来者,其病何也?此乃阴阳相胜也。阳不足则先寒后热,阴不足则先热后寒。又上盛发热下盛则发寒。皮寒而躁者阳不足皮热而躁者阴不足,皮寒而寒者,阴盛也,皮热而热者,阳盛也。热发于下,则阴中之阳邪也,热发于上,则阳中之阳邪也。寒起于上,则阳中之阴邪也。寒起于下,则阴中之阴邪也。颊赤多言而寒者,阳中之阴邪也;面青多言而热者,阴中之阳邪也;面青多言而寒者,阴中之阴邪也。若不言者,不可治也。阴中之阴中者,一生九死阳中之阳中者,九生一死。阴病难治,阳病易医。诊其脉候,滑实在上,则阳中之阳也;滑实在下,则阴中之阳也。微弱在上,则阳中之阴也;微弱在下,则阴中之阴也。滑实在中则中热,微弱在中则中寒。寒用热取,热以寒攻。逆顺之法,从乎天地,本乎阴阳也。从之者生,逆之者死。《金匮大要论》曰∶夜发寒者从,夜发热者逆。昼发热者从,昼发寒者逆。逆从之道,亦在乎审明。

寒热论列方

四逆汤(热十四) 理中汤(热一) 四味回阳饮(新热一) 温胃饮(新热五) 暖肝煎(新热十五) 六味回阳饮(新热二) 寿脾煎(新热十六) 化肝煎(新寒十) 补中益气汤(补三十)六气煎(新因二一) 归气饮(新热十四) 补阴益气煎(新补十六) 理阴煎(新热三) 五福饮(新补六) 韩氏温中汤(热八九) 归脾汤(补三二) 五积散(散三九) 五味沉附汤(热百十六) 右归饮(新补三) 右归丸(新补五) 海藏八味丸(补一二一) 一气丹(新热二二)九气丹(新热二三) 滋阴八味丸(新寒十七) 一阴煎(新补八) 二阴煎(新补十) 加减一阴煎(新补九) 玉女煎(新寒十二) 化阴煎(新寒七) 当归六黄汤(寒六五) 白虎汤(寒二)泻白散(寒四二) 加味逍遥散(补九三) 清化饮(新因十三) 泻黄散(寒五七) 天王补心丹(补百八) 玉泉散(新寒十五) 太清饮(新寒十三) 三才封髓丹(寒一六六) 保阴煎(新寒一) 泻心汤(寒二七) 华佗阳脱方(热四六) 抽薪饮(新寒三) 徙薪饮(新寒四) 黄连解毒汤(寒一) 七正散(寒百十六) 八正散(寒百十五) 黄芩芍药汤(寒百九) 五淋散(寒百十七) 导赤散(寒一二二) 芍药清肝散(寒六一) 正气汤(寒六六) 凉膈散(攻十九)黄芩知母汤(寒五一) 三补丸(寒一六二) 安神丸(寒一四二) 黄芩清肺饮(寒三八) 排气饮(新和六) 地黄膏(寒九一) 《直指》黄芩汤(寒百七) 大温中饮(新散八) 大补元煎(新补一) 丹溪大补阴丸(寒一五七) 五君子煎(新热六) 大厘清饮(新寒五) 《正传》麦门冬汤(寒四四) 大连翘饮(寒七八) 大金花丸(攻五五) 犀角地黄汤(寒八十、八一、八二) 一柴胡饮(新散一) 三柴胡饮(新散三) 四柴胡饮(新散四) 五柴胡饮(新散五) 加味龙胆泻肝汤(寒六四)

论外备用方

人参养营汤(补二一) 加味归脾汤(补三三) 调中益气汤(补三一 虚邪术附汤(补四一 中寒参附汤(补三七 厥冷) 《金匮》大建中汤(补二三 中寒逍遥散(补九二血虚发热圣愈汤(补九十 虚热) 八味大建中汤(补二五 阴寒人参固本丸(补百六阴虚热) 益阴肾气丸(补一二五) 七味白术散(补五五 虚热渴柴苓汤(和一九二 寒热泻) 藿香正气散(和二十 风寒龙脑鸡苏丸(和三七阴虚烦热四逆散(散二八热厥小柴胡汤(散十九) 加减小柴胡汤(散二二 寒热腹痛九味羌活汤(散四四 外邪寒热) 退热汤(寒九三 急劳大热) 秦艽扶羸汤(寒九二 虚劳) 黄 鳖甲煎(寒九十 虚劳地骨皮散(寒七四 热渴) 《局方》大已寒丸(热百七十 中寒十补丸(热一七三肾虚寒) 已寒丸(热一七二 阻阳于下) 《元戎》大己寒丸(热一七一 冷秘四逆汤(热十四 寒厥附子汤(热二二 背恶寒附子理中汤(热二 寒厥温胃汤(热十二 温中)三建汤(热四二 阴寒厥逆扶阳助胃汤(热百十五 中寒) 《保命》柴胡四物汤(补十二虚劳


上一篇:瘴气 下一篇:暑证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