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参考H5版入口

食疗


  (一)谷类


胡麻

味甘,性平,无毒。入肝、脾、肾三经。其色如,其状如虱。九蒸,晒。

养血润肠,燥结焦烦诚易退。补中益气风淫瘫痪岂难除。坚筋骨,明耳目,轻身不老。长肌肤,填脑髓辟谷延年

补阴是其本职。又去风者,所谓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也。廷飞云,风病人久服,步履端正,语言不謇。神农收为上品。道书载其功能,洵服食之佳品。但令人肠滑,得白术并行为胜。

胡麻黑芝麻,除上述者外,又能补肝肾,能润五脏虚风眩晕,病后虚羸,须发早白,产妇乳少,常服之,均有益。

麻油

味甘,性微寒,无毒

熟者利大肠下胞衣。生者摩疮肿,生秃发。

生者,不宜过食。脾虚作泻者忌之。

粳米

北粳凉,南粳温。白粳凉,红粳温。晚稻得金气多,更凉。得宇宙之冲气养生人之后天。色白而入肺清热,煮汁则止渴除烦。新米动气,胃强者何碍,陈廪冲淡,脾虚者宜餐。

仲景白虎桃花竹叶石膏三汤,并用之,以清热补不足也。

糯米

味甘,性温。酿则热,熬汤更甚。

脾虚最补,肺寒可瘳。大便既坚,而小便又缩。痘疮虽发,而自汗能收。

糯米,虽大补脾肺寒虚。但性极粘滞,病人及小儿不宜多食。

名医别录》分载黄梁、白粱与青粱。分述于下:

①黄  粱  米

味甘,性平,无毒

益气安中,治止泄,利小便,除烦热

②白  粱  米

味甘,性微寒,无毒

除胸膈热,益气和中。缓筋骨,止烦渴。

③青  粱  米

味甘,性微寒,无毒

补脾益胃,补中益气。利小便,止泄痢

苏颂云“诸粱比之他谷,最益脾胃。”又能利水益肾,故《名医别录》谓青粱煮粥食之轻身长年。

粟米

小米。味咸,性微寒,无毒。入脾、胃、肾三经。

补气,养肾。开脾胃,益丹田,利小便而称良,治反胃热痢李时珍云“粟之味咸淡,气寒下渗,肾之谷也。肾病宜食之。虚热消渴泄痢,皆肾病也。渗利小便,所以泄肾邪也。降胃火,而脾胃之病宜食之。”

小麦

味甘,性平。

益心神,养胃气。

以淮产者为佳,无壅滞生热之虑,有凉心润燥之功。故能治妇人脏燥。

浮麦,即水淘浮起者。除虚热,敛心津。汗乃心之津液,养心退热,津血不为火扰,则可无自汗盗汗之虑矣。

黍米

味甘、性温、无毒。入肺、脾、胃三经。

甘温益气,补肺补中。鹅口杖疮,均堪外用。

孟诜谓“烧灰和油涂杖疮,止痛不作”。李时珍谓“嚼浓汁涂小儿鹅口疮有效。”

稷米

味甘,性寒、无毒。入脾、胃二经。

安中益气,利胃宜脾。凉血解暑,辟除瘟疫。补诸不足,解苦瓠毒。

真人云“稷,脾之谷也,脾病宜食之。”

秫米

味甘,性微寒,无毒。入肺、脾、大肠三经。

大肠,治筋挛阳盛阴虚,夜不得眠。伍以半夏,睡足神安。

亦可单用,煮粥食之,颇益人。

菰米

一名茭米,又名雕苽、雕菰。管子谓之雁膳。味甘,性冷,质滑,无毒。入肺、胃、肾三经。

肠胃,除热烦。止渴滋口燥,生津嗌干咽喉患者食之,滑利易于过关。

此即茭白所结之颖果,如针状,作饭香脆,荒年且可济饥。

根名茭白,详见菜部,另列专条。

薏苡仁

味甘,性微寒,无毒。入肺、脾二经。淘净,晒,炒。

健脾益胃,排脓除。祛风湿,理脚气拘挛,保燥金,治痿痈咳嗽泻痢不能缺也,水胀其可废乎。

薏仁得地之燥,禀秋之凉,能燥脾湿,善祛肺热。

大便燥结,因寒转筋,及妊娠者并禁之。

芡实

味甘、性平,无毒。入脾、肾二经。

补肾固精,而遗浊有赖,益脾养气,而泄泻无虞。使耳目聪明,愈腰脊酸痛。

禀水土之气以生,独于脾肾得力。小儿不宜多食者,以其难消也。

赤豆

味甘、酸,性平,无毒。入心、小肠二经。

利水去虫,一味磨吞决效。散血排脓,研来敷神良。止渴行津液清气涤烦蒸。通乳汁,下胞衣,产科要矣。除痢疾,止呕吐,脾胃宜之。

赤豆,心之谷也,其性下行,入阴分,通小肠,治有形之病,消散肿,虽溃烂几绝者,为末敷之,无不立效。

久服赤豆,令人枯燥,肌瘦、身重,以其行降令太过也。

绿豆

味甘、性寒。入肝经。反榧子壳,恶鲤鱼

热毒而止渴,去浮风而润肤。利小便以治胀,厚肠胃以和脾。

绿豆属木,通于厥阴解毒之功,过于赤豆,但功在绿皮,若去壳,即壅气矣。

胃寒者,不宜食。

黑豆

味甘、性平,无毒。入肾经

活血散风,除热解毒。消水肿历节,能聪耳明目。

甘草黑豆伍用,能解百药毒。盖甘草和中,黑豆散热,又均能解毒也。苏颂云:“古称大豆百药毒,试之不然。又加甘草,其验乃奇”。今以二药加骨碎补中毒耳聋,得效。

扁豆

味甘、性温,无毒。入脾经。去皮,炒。

补脾胃而止吐泻,疗霍乱清湿热。解诸毒大良、治带下颇验。

色黄味甘,得乎中和,脾之谷也。能化清降浊,故有消暑之用。皮如粟色者,不可入药。

伤寒邪炽者,禁用。

花、叶:均对暑期泻、痢有益。

藤:治转筋

豆豉

(见发散)

  (二)酿造与调味及饮料


饴糖

味甘,性温,无毒。入脾经

止嗽化痰千金方每嘉神效。脾虚腹痛建中汤累奏奇功。瘀血熬焦和服,肠鸣须用水煎尝。

饴糖,虽能补脾润肺,然过用之,反能动火生痰,凡中满、吐逆、病、牙疳,咸忌之。

白沙糖

味甘、性寒,无毒。入脾经

生津解渴,除咳消痰。补脾缓肝,和中润肺。

中满者少用。

红沙

味甘、性寒,无毒

功用与白者相仿,和血乃红者独长。(红白二种,皆蔗汁煎成。)

多食能损齿生虫。作汤下小儿丸散者缪矣。

蜂蜜

味甘、性平,无毒。入脾经。忌生葱。凡一斤,入水四两,磁器中炼去沫,滴水不散为度。

百药而解诸毒。安五脏而补诸虚。润大肠而悦颜色,调脾胃而除心烦。同姜汁行初成之痢,同薤白涂汤火之疮。

采百花之英,合雨露之气酿成。其气清和,其味甘美,虚实寒热之正,无不相宜也。

大肠虚滑者,虽熟亦在禁例。酸者,食之令人心烦;同葱食害人;同莴苣食,令人利下;食蜜饱后,不可食,令人暴亡。

味酸,性温,无毒。入肝经。浇红炭而闻气,产妇房中常起死。涂痈疽外治,疮科方内屡回生。消心腹之疼,症积尽破。杀鱼肉之毒,日用恒宜。

陈藏器曰:“多食损筋骨、损胃、损颜色。”

食盐

味咸,性寒,无毒。入肾经

擦齿而止痛,洗目而去风。二便闭结,纳导随通。心腹烦疼,服吐即愈。治疝与辟邪有益,痰停与霍乱无妨。润下作咸,咸走肾。喘嗽、水胀消渴,大忌食盐,或引痰生,或凝血脉,或助水邪,多食损颜色,伤筋力。故西北人不耐咸,少病多寿,东南人嗜咸,少寿多病。青盐,功用相同,入肝散风。

胡椒

味辛,性大热,有毒。入胃、大肠二经。

温中下气,消风去痰。食积与快膈称良,腹痛胃寒共治。

阴虚火旺之人忌用。毕澄茄胡椒之大者,乃一类二种,亦易僭上。

茶叶

味甘、苦,性微寒,无毒。入心、肺二经。畏威灵仙土茯苓,恶榧子

消食下痰气。止渴醒睡眠。解烤炙之毒,消痔瘘之疮。善利小便,颇疗头疼。

禀土之清气,兼得春初生发之意,故其所主,皆以清肃为功,然以味甘不涩,气芬如兰,为良。禀天地至清之气,产于砂之间,专感云露之滋培,不受纤尘之滓秽,故能清心肠胃,为振发之品。昔人多言其苦寒,不利脾胃,及多食发黄消瘦之说,此皆语其粗恶苦涩者耳。故入药须择上品,方有利益。茶子:研末吹鼻,治头脑鸣响

味苦、甘、辛,性热,有毒。入肺、胃二经。

血脉而破结,厚肠胃而润肌。宣心气以忘忧,助胆经以发怒。善行药势,可御风寒

少饮则和血行气,壮神消愁,过饮则损胃耗血,生痰动火。故沉湎无度,醉以为常者,轻则致疾,重则亡身。此大禹所以疏仪狄,周公所以著诰也。烧散寒破结,损人尤甚。

  (三)菜蔬


薯蓣

一名山药。味甘,性平,无毒。入心、脾、肾三经。蒸透用。

益气长肌,安神退热。补脾除泻痢补肾遗精

山药得土之冲气,禀春之和气,故主用如上,但性缓,非多用不效。

山药与面同食,不能益人。尚有藤上之珠芽、名零余子、另立专条。

零余子

味甘、性平、(偏于温)无毒。入肝、肾二经。即山药藤上之珠芽,俗称山药果子。生晒干,切碎入药。若作食疗,煮熟,去皮,蘸糖食。

补脾益肾,而重点在肾。聪耳明目,具防老之能。强健腰部,济弱扶倾。挽救虚损,转瘦为丰。馁者啖之不饥,老人食之驻颜。

陈藏器云:“零余子,功用强于薯蓣。”李时珍云:“胜于山药,美于子。”

百合

味甘,性微寒,无毒。入心、肺二经。花白者入药。

保肺止咳,驱邪定惊。耳聋耳痛百合诸病。止涕泪多,利大小便

心主镇定,邪不能侵。肺相清肃,咳嗽可疗。涕泪,肺肝热也。二便不通,肾经热也。清火之后,复何患乎。仲景云:“行住坐卧不定,如有神灵,谓之百合病,以百合治之,是亦清心安神之效欤。”

百合润肺,能通二便,中寒下陷者忌之。

芋艿

一名蹲鸱,旁生小者曰子。味甘、辛,性平,质滑,生则有毒。入胃、大肠二经。

宽胃下气,利肠通闭,散结消瘰疬,补中充肌肤。止热渴,敷烫伤。

多食反能滞气困脾。患瘰疠者,可常作食疗

慈姑

又作茨菰。味甘、微苦,性微寒,无毒。入肺、肝二经。

清肺而止咳嗽痰血,和血而治产后血闷。

须去皮煮熟食。其叶又可作药引风热咳嗽方中,加用一至三片为引,有良效。捣烂可涂丹毒

茭白(附茭草)

正名为,又作菰菜茭笋。味甘,性冷,质滑,无毒。入肺、脾、胃、肾四经。

烦热,利五脏开胃口,通两肠。滋人齿,除目黄

茭白为菜蔬之一,与鲫鱼为羹,能开胃口。又能治咽中溃烂,口舌生疮。

茭草:即叶。《日华诸家本草》谓其“利五脏”。

紫菜

味甘、咸,性寒,无毒。入肺经

清烦涤热,化痰软坚。和血下气开胃加餐。治少寐,利咽喉。除脚气,医咳嗽。散结气,消瘿瘤

食疗本草》云:“若热气咽喉者,汁饮之。”干嚼能治肺痈初起,咳唾臭痰。又能兼利小便

莼菜

味甘,性寒,无毒。入脾、胃、肝三经。

胃脘热逆,逐停聚之水湿。降浮上之阳气,宜老人之服食。消痰除烦,解毒清热。安下焦,调消渴

此菜凉滑鲜美,故张翰见秋风而动故乡鲈之思。多食令人嗜睡,故难寐之人,佐餐有益。

以其质滑。咽部欠爽利者,用之亦宜。

蕨菜

味甘,性寒,质滑,无毒。入心、脾二经。

泄阳气,利水道。降而不升,静而止燥。令人入睡,消除烦恼。饥年代谷,可以免夭。气壅经络,用之多效。

难以入睡或睡而不实,多虑者,常食此物有效。

香椿

即椿之嫩芽,味微苦,性偏温。

嫩芽瀹食,祛毒消风。

李时珍谓:“椿叶无毒。”然亦不可多食。

木耳

味甘,性平。入胃、大肠二经。

五脏和胃肠,活血脉,使血凉。治出血,医痔疮。

以楮、槐、榆、柳、桑五种树上所生者为良。常食有益。

葛仙米

味甘、淡,性寒。

清神解热,清膈利肠。能消痰火,可医夜盲。亦作外治,汤火烫伤。为羹入馔,鲜爽清香。

此为藻体,商品中常夹有沙子,宜捡净再用。

韭菜

味辛、性温,无毒

固精气、暖腰膝,强肾之功也。止泻痢,散逆冷,温脾之力欤。消一切瘀血,疗喉间噎气。

韭根捣汁,去瘀血,治反胃

韭子固精生精,助阳止带。

古方用,专治瘀血,盖酸入肝,辛能散,温能下也。多食则神昏目暗。

胡荽

味辛,性温。

内通心脾,外达四肢。能辟邪恶,最发痘疹。

煎。掩头面含喷遍身,即发痘疹。

大蒜

味辛、性温,有毒。入脾、肾二经。忌

消谷化食,辟祟驱邪。破痃癖多功,炙恶疮必效。捣贴胸前,痞格资外攻之益。研涂足底,火热有下引之奇。

大蒜用最多,功至捷,外涂皮肉,发疱作疼,则其入肠胃而搜刮,概可见矣。

热气臭,凡虚弱有热之人,切勿沾唇。即宜用者,亦勿过用,生痰动火,损目耗血,谨之。

薤白

味辛、苦、性温、质滑、无毒。入心、胃、大肠三经。

温中散结、下气散血。胸痹刺痛、心痛宜食。亦治久痢、咽中哽骨。轻身耐寒、能补不足。

本草汇言》谓:“阴虚发热病,不宜食。”

生姜

(见发散)

(见发散)

金针菜

(见萱花下)

  (四)瓜果


冬瓜

味甘淡,性偏凉,无毒。入心、肺、脾、大小肠五经

清解暑热,利水消痰。胸闷膈热,口渴心烦。肿胀少,湿困减餐。

暑期连皮子煮食,颇能益人。

冬瓜皮:利水消肿。洗面去黑。

冬瓜子:清肺消痈。治肺痈肠痈

西瓜

味甘,性寒。

解暑除烦,利水醒

瓜性寒,曝之尤寒,稽含赋云:“瓜曝则寒,油煎则冷”,物性之异也。

一味单行,名天生白虎汤。但多食伤脾,助湿,至秋易患疟痢。甜瓜略同。

丝瓜

味甘,性平,无毒

化痰凉血,除热利膈。祛风解毒,清上称良。鼻病齿患,腮肿唇僵。食之有益,常用无妨。

固气和胎,孕产如常。又能下乳,母子安康。

根、藤、叶、络另有专条。

大枣

味甘,性平,无毒。入脾经。坚实肥大者佳。

调和脾胃,具生津止泻之功。润养肺经,操助脉强神之用。

经言:枣为脾果,脾病宜食之。又曰:脾病人,毋多食甘,毋乃相耶?不知言宜食者,指不足之脾也。如脾虚泄泻之类。毋多食者,指有余之脾也,如中满肿胀之类。凡用药者,能随其虚实而变通之,虽寻常品味,必获神功,苟执而泥之,虽有良剂,莫展其长,故学者以格致为也。

枣虽补中,然味过于甘、中满者忌之。小儿疳病齿痛,痰热之人,俱不宜食;生者,尤为不利。红枣:功用相仿,差不及耳。

味酸,性平。

既能止渴生津,又可敛肺涩肠。

口渴咽干干咳少痰,大便稀溏者,以之作食疗,甚为有益。

附:核仁,除烦热,明眼目。吴普本草谓其益气不饥。

枇杷

味甘、酸,性平。入肺、胃二经。

肺气、止吐逆。治渴、下气,主上焦热,能润五脏

此果主降、能润、故咽喉不利,口舌干燥者,用之甚宜。

味甘、酸,性寒,无毒。入心、肝、脾三经。

外宣风气,内涤狂烦。润肺凉心,降火消痰。热嗽口渴,失音咽干

人知其清火消痰,不知其散风之妙。生之,可清六腑之热;熟之,可滋五脏之阴。

初病连皮蒸食,病七日以上者,可去皮生食。

味甘,性寒,无毒。入肺、脾二经。

润肺止咳嗽,清胃理焦烦。

干柿:俗称柿饼。能厚肠而止泄,主反胃下血

柿霜清心而退热生津,润肺而化痰止嗽,口疮常发,用此含之。

三者主用,大同小异。总之,肃清上焦火邪,兼有益脾之功也。

性颇寒,肺经无火,及风寒作嗽者、冷痢滑泄者忌之。不宜与同食,令人腹痛作泻。

柿蒂:止呃逆

苹果

味甘酸,半熟者味兼涩。入胃、肠二经。

止口渴,治泻痢

此果尤宜于暑期腹泻。舌红口渴者。以用将熟味兼涩者为佳。

山楂

味酸、性平,无毒。入脾、胃二经。去核。

消肉食之积,行乳食之停。疝气为殃,茴香佐之而取效。儿枕作痛,沙糖调服以成功。发小儿痘疹,理下血肠风

善去腥膻油腻之积,与麦芽消谷积者,不同也。核主催生、疝气。按胃中无积、及脾虚恶食者忌服。

无花果

味甘、性平。入肺、脾、大肠三经。

清肺清肠、和脾开胃咽喉疼痛声嘶大便不调生痔。

此果有制为糖脯者、便于啖食。肠风下利固宜,便秘亦可畅行、乃调节大肠食疗佳品。

其叶煎汤熏洗,可治痔疮肿痛。

味甘酸,性温。入肺、胃二经。

润肺开胃宽胸快膈。

橘络理气尤佳。另有专条。

金橘饼

味酸、甘,性平,无毒。入肝、胃二经。

宽胸快膈,降气下气咽喉觉阻,食之爽利。消滞醒均可,解渴辟臭咸宜。

此饼能发胸中陈郁之气,食后,上则嗳气,中则腹鸣,下则矢气,患者每觉有松快之感。

味酸,性寒,无毒,入肺、胃二经。

食积,去肠胃中恶气。解毒,治饮口气。妊妇口淡,不思进食,以之食疗,和畅胸膈。

柚皮:味甘、辛,性平。入肺、胃二经。

消食快膈,散愤懑之气。化痰止咳,浸之甚宜。

味甘,性温。入胃、肾二经。

益气肠胃补肾治腰脚。

苏子由诗云,“老去自添腰脚病山翁旧传方,客来为说晨兴晚,三咽徐收白玉浆。”

此得食之益,故记之以歌诀也。

石榴

味甘、酸、涩,性温,无毒

咽喉燥渴,食之有益。泻痢带下,仗其酸涩。

咽喉红肿剧痛,以石榴汁点之可止。

龙眼

味甘、性平,无毒。入心、脾二经。

心虚而长智,悦胃气以培脾。除健忘怔忡,能安神而熟寐。血不归脾莫缺,思虑过度者宜。

不热不寒,和平可贵,别名益智者,为其助心生智也。归脾汤用为向导者,五味入口,甘先归脾也。道家用龙眼肉,细嚼千余,待满口津生,和津汩汩而咽,此即服玉泉之法也。

胡桃

味甘、性平,无毒。入肺、肾二经。

佐补骨而治痿强阴,兼胡粉而拔白变黑。久服润肠胃,恒用悦肌肤。通命门而理三焦,治腰脚与心腹痛

一幼儿痰喘,五日不乳,服人参胡桃汤,喘即定。明日,去胡桃衣、喘复作,仍连皮服,遂愈。盖皮有敛肺之功也。但用一味,空腹时连皮食之,最能固精

肺有痰热,命门火炽者勿服。

银杏

味甘、苦、涩,性平、有小毒。入肺、肾二经。

熟食有温华盖益气、定哮宁嗽,缩小便、止带浊之功。生用能涂皶疱,疥癣阴虱,防皴皱,浣油腻之效。

银杏,确有小毒,生食及熟者多食,均易中毒,小儿尤当慎之。

银杏叶:敛肺平喘,能治咳喘而胸前痛。

巴旦杏

又名叭哒杏。味甘,性平,偏温,无毒。入肺、胃二经。

咳嗽下气消心腹逆闷。

此物可炒食,一般不入煎剂。

松子

味甘,小温,无毒

五脏,补不足。泽皮肤,发不白。燥咳停,风眩默。虚秘者,宜常服。

润燥通肠,乃老年颐养之品也。

榛子

味甘,性平,无毒。入脾、胃二经。

益气力,实肠胃。调中进食,令人健行。

此子食之益人,但不必多食。

橄榄

味酸、涩、甘,性平,无毒。入胃经。清咽喉而止渴,厚肠胃而止泻。消称奇,解毒更异。

迹其主用,约与诃黎勒相同。误中河豚毒,惟橄榄煮汁服之可解。诸鱼骨鲠,嚼橄榄汁咽之,如无橄榄,即以核研末,急流水调服,亦效。

核:烧炭、研末,与冰片硼砂西瓜霜朱砂薄荷等为伍,名锁匙散。治咽部红肿,局部不净者,吹之有良效,以其能吸附垢物也。

榧子

味甘,性平,无毒。入肺经。反绿豆

百种之虫,手到而痊,疗五般之痔,频尝则愈。消谷食而治咳,助筋骨而壮阳。东坡诗云:“驱除三彭虫,已我心腹疾。”指其杀虫也。不问何虫,但空腹食榧子二十一枚,七日而虫下,轻者,两日即下矣。

丹溪云,榧子肺家果也。多食则引火入肺、大肠受伤。

莲子

味甘,性平,无毒。入心、脾、肾三经。泡去皮、心。

心肾交,而君相之火邪俱靖,肠胃厚,而泻痢之滑脱均收。频用能涩精、多服令人喜。养神而气力长,治血而崩带瘳。

莲子脾家果也,久服益人。石莲子,乃九月经霜后,坚黑如石,堕水入泥者。今肆中石莲子,其味大苦,产广中树上,不宜入药。

另有莲子心莲花瓣、莲花须莲房等,均入药用。详见莲心条。

味甘,性平。入心、脾二经。忌

生用则涤热除烦,散瘀而还为新血。熟用则补中和胃,消食而变化精微

性带涩,止血有功,产妇忌生冷,惟不忌,为能去瘀故也。

另有藕节皮等,俱能作药用。详见藕节条。

荸荠

味甘、性寒,无毒

益气而消食,除热以生津腹满须用,下血宜尝。

胡桃食,能化铜物于乌有。一味为末,能辟毒。

孟诜云,有冷气人勿食,多食令人患脚气,孕妇忌之。

尚有荸荠粉,商品称马蹄粉,详见附录中。

甘蔗

味甘、涩,性平,无毒。入肺、胃二经。

下气和中,消痰快膈。除心胸烦热,止呕口渴。除秋燥咳嗽,去其皮嚼汁。治发热少津,而小便赤涩

青粱米同煮,能润人心肺。

蔗皮烧研,掺小儿口疳甚效。

  (五)动物


乌骨鸡

味甘、咸,性平,无毒。入肺、肾二经。

最辟妖邪,安五脏。善通小便,理烦蒸。产中取。崩带多求。

鸡为阳禽,属木应风;在卦为巽,其色有丹、白、黄、乌之异,总不如白毛乌骨,翠耳金胸,为最上乘也。

味甘、咸,性平,无毒。入肺、肾二经。

行水腑。滋阴气以除蒸。闯达金宫,化虚痰而止嗽。

类有数种,惟毛白而乌嘴凤头者,为虚痨良药。白属西金,黑归北水,故葛可久治痨,有白凤膏也。

野鸭。味甘,性温。

益气补中、平胃消食。治水肿热毒,疗疮而杀虫。

雀卵

味酸,性温,无毒。入肾经

益气力,补髓精。乾道衰微,阳事难兴;坤元素弱,宫冷不孕。挽饥年之浮肿,返老者之颓龄。属阳而性淫,故强壮阳事。下元有真阳谓之少火,火衰则阴痿精寒,火足则精旺阳强雀卵之于人,火矣哉。

阴虚火盛者勿食。不可同食,服术人亦忌之。

燕窝

味甘,性平。入肺、脾、胃、肾四经。

养阴润燥益气补中。虚损痨瘵咳嗽痰红。久病伤脾,憔悴不荣,补而不燥,润而不滞,入肾滋水,入肺壮气。入胃加餐,无往不利。

虚人老人,常食均有效益。

牛肉

味甘,性温,无毒。入脾经

补脾开胃益气调中。牛乳有润肠之美。牛喉有去噎之功。

牛为稼穑之资,不轻屠杀。自死者食之损人。

羊肉(附羊肝羊胆

味甘、性温,无毒。入脾、肾二经。

半夏菖蒲。忌

补中益气,安心止惊。宣通风气,起发毒疮。角堪明目杀虫,肝能清眼主翳。肾可助阳、血能医伤。

东垣云:补可去弱人参羊肉之类是已。凡形气痿弱,虚羸不足者,宜之。羊血又主产后血晕闷绝。生饮一杯即活。中砒、硵、钟乳矾石丹砂之毒者,生饮可解。

羊食毒草,凡疮家痼疾者,食之即发,宜忌之。

羊肝:明目去翳、目患者、冬季常食有益。

羊胆:能明目。夷坚志。有二百味草花膏,即羊胆同熬而成,盖取羊食百草,蜂采百花而得名也。

猪脊髓

味甘,性平,无毒

虚痨脊痛,益骨髓以除蒸。心血朱砂,补心而治惊痫猪肺薏苡,保肺而咳嗽

本益脾,可止泻而可化症,肾仍归肾,能引导而不能补益。

猪:水畜也。在时属亥,在卦属坎。其肉性寒,能生湿痰

狗肉

味咸、性温,无毒。入脾、肾二经。

商陆。畏杏仁,恶蒜。

暖腰膝,而壮阳道,厚肠胃,而益气力。

属土性温,故能暖脾,脾暖则肾亦旺矣。黄犬益脾,黑犬补肾,他色者,不宜用也。以其能暖腰膝,故风寒湿痹患者,可常食之。

鲤鱼

味甘,性平。

水气、利小便。喘嗽脚气、肿胀黄疸

刘河间曰:“之治水,凫之利水,所谓因其气相感也。”

鲫鱼

味甘,性温。诸鱼属火,独属土。忌麦冬芥菜沙糖猪肝

足阳明,实手阳明。运就下水,制泛滥水。

和胃实肠,而又能行水者,以性独属土。而自能制水也。

鳗鲡

亦名白鳝。味甘,性平。

煮食补虚损,烧烟熏蚊虫。能去风,又辟蛀。风瘙阴痒湿痹骨蒸

张鼎云:其骨烧烟,蚊化为水。熏竹木,辟蛀虫。置衣箱、辟诸蠹。

鳝鱼

俗称黄鳝。味甘,性温,无毒

补中益血,逐风除。产后失调,食疗甚宜。

血:可涂口眼歪斜

海参

味咸,性偏温。入心、肺、脾、肾四经。

降火滋肾,通肠润燥精血亏损,怯弱虚劳。补养肺阴,免于短夭。阳事难兴,常餐得效。

清炖食之,对虚人有益。

淡菜

味甘,性平,偏温,无毒

潜阳、益人。补五脏,理虚劳。润毛发,消瘿气

吴鞠通先生于小定风珠方解中曾云:“淡菜生于咸水之中而能淡,外偶内奇,有坎卦之象,能补阴中之真阳,其形翕阖,故又能潜真阳之上动。”李时珍本草纲目》引阮氏云:“淡菜海藻上,故治瘿与海藻同功。”

本品与冬瓜同煮食,味尤美。

味甘,性温,无毒

煮软作羹汤,补虚主冷痢。去胸中邪热烦闷,治妇人产后虚损

商品俗称干,作汤颇为鲜美,寓药于食,能消疾病于无形。

蛏壳:置瓦上,日晒夜露,待色转白,漂净为末,同冰片成散吹咽中,治喉风急症。

味咸,性寒,有小毒。畏紫苏大蒜木香。忌

经脉而散恶血,清热结而续筋骨。合小儿之囟,解漆毒之疮。

性寒,能发风,能薄药力。孕妇不宜食。爪能坠胎。


上一篇:外治 下一篇:(一)淀粉类食疗品

相关链接